首页  >   聚焦  >  正文

“家”的温暖 “心”的寄托 临湘居家养老让老年人舒心

11月7日上午9点,湖南省临湘市乐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护理员李海霞,准时来到云湖街道三联村七家冲李银桂老人家中,为她送去了牛奶、八宝粥、旺旺雪饼、衣服、食用油和大米等生活物资,还帮她理发、量血压、打扫卫生。

“小李已经照顾我快两年了,她很细心,我很喜欢。”老人笑着称赞。李银桂,81岁,属农村低保中的失能老人,年迈体弱多病,住房破烂不堪,身边仅有一个智障儿子照顾,经常是里饥一餐饱一餐,2021年被正式纳入居家养老服务的范围。

近年来,为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临湘市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社会化服务,专门为老人解决日常生活困难,提供休闲、娱乐和健身场所。同时,通过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构建多样化的服务体系,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区域、不同品质等市场需求的老年人的“为老服务”。

年初,该市研究部署养老工作时,要求在养老发展规划、政策体系、基础建设、人才队伍、服务能力等方面高起点谋划,进一步强基固本提质,致力打造“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地域养老品牌。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是一项最直接的民生工程,必须用心用情用力抓好。该市书记、市长多次调研、调度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就相关经费安排、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研究部署,还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范围,形成了高位推进、一抓到底的工作氛围。

养老服务场所建设困难重重,说到底是资金问题,资金短缺怎么办?近两年,该市采取“上面争一点、财政拿一点、镇街出一点、名人捐一点、社区筹一点”的办法多方筹资, 2300多万元,有力保障了养老服务事业快速发展。

针对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服务需求,如何优化服务项目呢?该市的每个社区都组建了由老干部、老党员、老军人、老教师、老医生为成员的“五老”互助小组,还为社区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以“志愿者+邻里互助”的模式,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日常照料服务。

截止现在,临湘市建起了108个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有31000多名老人享受家门口休闲娱乐,有470多名失能半失能老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享受“保姆式”的基本养老服务,真正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颐养天年,有力托起了幸福“夕阳红”。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该市民政局局长曹新望表示,社区居家养老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模式,虽然还存在服务内容与质量、人力素养、设施环境等滞后因素,但前景看好、未来可期。     
(戴一营  李 雨)

Copyright © 2018-2026 北京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