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正文

中国食文化中国食天下(壬寅年——秋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4节气之16“秋分”与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秋分”:“中国丰收节”!

1663933357392

(朱长云书法:“壬寅年——秋分”)

1663933369848

1663933380690

1663933390960

(朱长云书法:壬寅年——秋分)

1663933400760

1663933413395

eed05cdd37c6c1fca7776245c5c4cce

————2006年05月20日二十四节气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4节气是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秋分”!2018年经国务院同意将“秋分”设定为“中国丰收节”!今年是第五个“中国丰收年”!

1663933437147

(朱长云书法:“壬寅年——秋分”)

1663933450049

——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史记)!

——火的引用改变了人类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状况,熟食是人类走向现代文明社会的分水岭!

——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是人类文明饮食健康的宝库,建议设立中国食文化学!

1663933458825

1663933467677

一、中国饮食文化和中国食文化学

中国烹饪是中国对人类饮食生产的巨大贡献,中国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在中国,“烹饪”一词出现在战国至秦汉间成书的《易传》对“鼎”卦的解释中,“以木巽火,烹饪也。” 大意是在鼎下,架起木柴,通风起火;煮熟或烧烤食物至熟用。所以,烹饪的原始意义就是煮熟(烧烤)食物。烹饪一词出现在战国秦汉时期,并不意味着烹饪这一事物也出现在战国或秦汉间。因为,在古史传说中发明钻木取火、教民熟食的的燧人氏距战国时期至少也有数千年的时间,但实际上中国先民用火的历史更早,开始于距今五六十万年的北京猿人时代。 《易经》之后的文献中,曾用“烹调”、“料理”概括并代用词;到了近代,大家才更加广泛使用“烹饪”一词,经社会的不断使用和认同,才确认下来;并使用至今。同时,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现在的烹饪和烹调二词研究分野的十分明确了,烹饪覆盖烹调,烹调是烹饪的组成部分;现代的烹调一词已经引申指制作食品的技术方法,称之为“烹饪工艺”。 广义的烹饪文化不仅包括食品生产的文化——烹调文化,也包括食品消费的文化——饮食文化。烹饪文化就是“人类社会食品生产与消费中所包括的物质与精神现象及其联系的总和” 中国烹饪来自于实践,同时,接受时间的检验。相信,中国烹饪在新的时代一定会为人类的健康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烹饪文化是在人类从“茹毛饮血”到“火的引用”发展的“熟食阶段”的过程,“食文化”是人类文明饮食发展的升华,从“田头”(源头)到“嘴头(营养)”的科学发展过程;是一个为人类健康发展的整体食物链。既包括原材料的选育和种植与收割到运输过程和初级加工原料,同时,又包括食品的加工工艺过程和半成品及成品的整个形成过程;又包括食用前和食用过程中及食用后的具体体现。 所以说,设立“中国食文化学科”是必要的,也是人类健康发展的需要;更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必然需求。

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指出:“烹调亦艺美术之一道也”。“烹调之术本于文明而生,非深孕乎文明之种族,则辩味不精;辩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中国烹调之妙,亦足以表明进化之深也……”

1663933477689

(朱长云书法:“民以食为天” 中国人吃中国粮最安全)

1663933495164

二、民以食为天

中国人民以“民以食为天”为理论依据,中国“重食”思想和“重养”传统文化理念发展至今,其“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的传统文化精髓始终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健康的发展方向!

中国古代根据气候对一年进行的节令划分。即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https://image.uc.cn/o/wemedia/s/upload/2022/fe9e8f5b065863c628d512f984e269f7.jpg;,4,jpegx;3,700x.jpg

https://image.uc.cn/o/wemedia/s/upload/2022/e3e0ffcc74bc2a8604fff57c972bd621.jpg;,4,jpegx;3,700x.jpg

同时,又有传统的节假日比如除夕节、春节(除夕节和农历新年正月初一);2,清明节(寒食节);3,端午节(五月初五);4,七夕节(七月初七团圆节);5中秋节(八月十五,又称祭月节);6,重阳节(九月初九);7、冬至节(冬至大如年,民俗记忆和书刊都有记载)等; 以上节假日的食品多种多样食品丰富;1、春节:食品丰富;必吃的饺子; 2清明节:祭祀春游,青团(江南食品),薄饼(团聚);鸡蛋(秦代此时禁火,提前煮鸡蛋备用);艾饭(客家清明节期间食用,一年不生病); 3、端午节:包粽子(南北方有不同的品种),包饺子; 4、七夕节;团聚的日子,饺子等; 5、中秋节:食品丰富,月饼;包饺子; 6、重阳节:登高赏月(重阳糕吃两种糕:花糕、栗子糕);菊花酒;吃饺子;7、建议增加——冬至节和除夕节:冬至大如年,吃饺子(冻不着、不冻耳朵),元宵;除夕节,丰富的食品; 南北方具有差异性,北方过节始终没有离开“饺子”食品。还有民族特点。河南信阳以及周口、南阳等地喜欢吃水饺、扁食等。

https://image.uc.cn/o/wemedia/s/upload/2022/7f4df7363c27092a9a348e6985016984.jpg;,4,jpegx;3,700x.jpg

三、开发中国传统文化的节庆;1、人物(如老子);2、年月(二月二,龙抬头)、除夕节;3、节气(秦朝已始秋分节)等;

1、人物:如老子;老子纪念日;中国传统文化——道教的鼻祖;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理论;时至今日仍为传统文化传承的要素和精髓。

2、时令:二月二龙抬头;龙——中华民族的象征;图腾,腾飞!目前,北方有吃饺子和吃薄饼的风俗;寓意团团圆圆;

3、秋分:曾经是“祭月节”;2018年经国务院同意将“秋分节气”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4.春耕节,(一亩三分地、先农坛);可追溯到西周;明清帝王达到鼎盛时期。

https://image.uc.cn/o/wemedia/s/upload/2022/ed6e38d65aa3fafb2e65565359d3dc70.jpg;,4,jpegx;3,700x.jpg

四、设立“北京纪念日”和“北京城建城纪念日”

北京——人类文明的圣殿——北京,文明纪念日 !同时,可以根据中华民族发展史的独特性,整理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和具有一定纪念意义的事件以及具有影响力的节气为文明节日。 “北京纪念日”和“北京城建城纪念日”!发现“北京人”和火的发现及引用;熟食的开始等等。北京,人类文明之源!

北京故宫历史最悠久(世界五大宫:法国的凡尔赛1624年;白金汉宫1703年,1761改为英王三世的私人寝室;克里姆林宫1320年修建;美国白宫1797年修建); 北京的故宫历史悠久,是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的故宫可以追溯到公元1179年兴建的“金大宁宫”,甚至还可以追溯到公元1000年前后的辽朝萧太后在琼华岛上建造的宫殿。) 1,全部宫殿区的建设,北京故宫(紫禁城)是1420年,具有世界历史最悠久的故宫。时间早、面积大! 2,在先秦蓟城故址(广安门南)上一步一步发展起来,位于辽南京和金中都城的中心位置发现先秦遗物等等! 3, “北京城的起源”即“生日”,历史学也称为未来学; 蓟城的发现,(水经注) 是有记载的; 已经具有3200年的悠久历史!(1995年北京市隆重举办“纪念北京建城3040年,正式确认公元前1045年未北京建城之始”,由于多方异议,至今没有再搞。大北京即蓟城比燕都早134年) 4,北京人的发现和“火”的引用熟食的开始等等。北京,文明之源!

北京城(建城日):1987年侯仁之先生就提出 “北京城建城日”;1995年北京市举办纪念北京建城3040年;正式确认北京城于公元前1045年;实际根据考古比此时早134年;至今北京建城为3200年! 考古不断推陈出新!

目前有建城日的国家,最神奇的是古代意大利(罗马古城,公元前753年4月21日;目前称之为“建城日”;最隆重的是莫斯科城,始建于1147年,建城日活动规模最大;最正式之例---圣彼得堡市1703年5月27日,至今在搞庆典;隆重热烈。)

514d2c1253c9ceec2997e874967992b

(朱长云书法:“天人合一”)

五、礼仪文化中的中华礼食;

1、祭天文化(丰富的祭天食品):祭天文化是我国古代崇拜神明的崇拜行为,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远古时期的黄帝“封禅(shan善音)天地,”开始;排列诸神、尧“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周公制礼作乐,祭天典礼“礼仪大备”,形式和规格逐步规范。西周时期以“冬至日” 为“大祀吉期”,在这一天举办“祭坛大典”,因此,祭坛大典又称“冬至大祀”。西汉、隋、唐 、宋、元 举办:“天地和祀”。 从秦、汉以后,历代封建帝王以“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为政治理念;以“敬天敬地”为己任;历朝历代建祭坛于“国之阳”,用于举办“祭天大礼”;至唐到元、明清(辉煌);祭坛:设“玉、果、蔬、笾、斗、牲等等” 备燎柴、焚香烛,礼祭皇天上帝,以“爙(rang音)灾祈福”! 明清时期,皇帝祭坛典礼有:“春正月天地和祀”、春正月祈谷大祀、孟夏常雩(余音)大祀、仲夏大雩大祀 冬至祭坛大祀; 冬至大祀(冬至大如年)冬至又称长至 ,“一阳气自地而始”也就是说“一阳资始” ;所以古人将冬至这一天举办“祭坛大典”。 祈福:“五谷丰登,风调雨顺”!(据记载,1924年12月23日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只搞了一次礼仪性的祭拜;也是长达三千多年的国家祭祀制度的完结)。 可以说,“祭天食品”是目前发现的最古老也是最为壮观的“礼食”。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老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社会太平!

2、宫廷食礼(朝廷贡品,豌豆黄、御膳等);

3、民族性礼食(各民族风味名点名菜);

4、地域性礼食(区域食礼,德州扒鸡、北京烤鸭);

5、名人礼食(东坡肉);

6、食物礼食(龙井虾仁、樟茶鸭、桃花泛);

7、节气和节日礼食(非遗);

8、民间祭天食品;丰富多样!

食礼: 1)先秦“礼食”;提出:“衣食既足,礼让以兴”等理论。 2)儒家礼食(六礼);迎送之礼、交接之礼、进食之礼、卒食之礼、侍酒之礼、其他循礼。3、传统食礼:分餐与合食、礼仪与请柬、座次礼仪、进食礼仪; 4、近代食礼;丰富多彩!

https://image.uc.cn/o/wemedia/s/upload/2022/1c3e425a7d4b65ef1e739a4049a48d49.jpg;,4,jpegx;3,700x.jpg

六、文化遗产:1),2006年05月20日二十四节气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二十四节气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文化遗产,使中国人民非常自豪的文化,也是非常值得弘扬的文化。

1、中国古代根据气候对一年进行的节令划分。即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2、中华民族具有四大发明的文明古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国家,究其原因就是中国有着其独特的文化基因和传承脉络;很重要一点就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就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和24节气! 立春(立春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也是是春季的第一个。立春, 农谚有“春打六九头”的谚语之说。虽然立春了,向着暖和的方向发展;但是,还是比较好冷的;还有七九、八九,九九。直到春分播种季节时,才开始有真正的暖阳之意。

我国二十四节气的追根溯源(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千年乃至上万年的漫长具体实践和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早在古代公元前的汉代和春秋战国、乃至夏商周、尧舜禹对历法和节气都有一定范围的记述。《山海经》 《易经》《黄帝内经》……这些上古奇书……研究的新进展,历史遗址出土文物的新发现,将给我们研究二十四节气带来新天地,我们会不断挖掘出天文节气的新成果。

https://image.uc.cn/o/wemedia/s/upload/2022/155a0f54061d157d04fe9d4d02516337.jpg;,4,jpegx;3,700x.jpg

0b2d60868ac8b7abfa904ed8a0903d7

(朱长云书法:“平衡膳食”)

七、膳食平衡是健康的基础

“四季饮食四季养生!”四季养生,首先从饮食做起,“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饮食者,人之命脉也。

“五谷为养”是指黍、秫、菽、麦,稻等谷物和豆类作为养育人体之主食。我国人民的饮食习惯是以碳水化合物作为热能的主要来源,而人类的生长发育的自身修补则主要依靠蛋白质。 “五果为助”系指枣、李、杏、栗、桃等水果、坚果,有助养身和健身之功。水果宫含维生素、纤维素、糖类和有机酸等物质,还能帮助消化。故五果是平衡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辅助食品。 “五畜为益”指牛、犬、羊、猪、鸡等禽畜肉食,对人体有补益作用,能增补五谷主食营养之不足。一个益字,说明了其补养作用,而不能成为主要成分。 “五菜为充”则指葵、韭、薤、藿、葱等蔬菜。各种蔬菜均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纤维素等营养物质,有增食欲、充饥腹、助消化、补营养、防便秘、降血脂、降血糖、防肠癌等作用,故对人体的健康十分有益。

我国先祖们,开辟了“药食同源、药膳同功”的系统养生理论; 中国人从与自然界斗争和科学实践中以及自身的修行时实践中,认识和理解并总结到许多食物具有药性。早在3千多年前的西周时代就有《周礼&S226;天官篇》记载,我国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医疗体系,医事制度中已设有负责饮食营养管理的专职人员。当时医生分为四类,即“食医”;“疾医”(内科医生),用“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疡医”(外科医生),则“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和兽医。周代医疗体系以“食医”为先,“食医”的任务是“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馐、百酱、八珍之齐”。即调和食味,确定四时饮食,预防疾病。这是迄今为止人类最早的“营养医学”的实践。 中国历代名医通过实践,对膳食重要性有许多科学论述:如战国扁鹊说:“君子有病,期先食以疗之,食疗不愈,然后用药。”清代黄宫绣指出:“食物入口,等于药之治病同为一理,合则于脏腑有益,而可却病卫生;不合则于人脏腑有损,而即增病促死。”唐代孙思邈指出:“安身之本,必须于食,不知食疗者,不足以全生”;“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情爽志以资气血”。“为医者,当晓病源,如其所犯,以食治之。食之不愈,然后命药。” 中华民族传统营养学的哲学内涵:“天人合一、身土不二”的生态观;“调理阴阳、阴平阳秘”的健康观;“药食同源、寓医于食”的食疗观;“审因施食、辨证用膳”的平衡膳食观。同时,始终以“和”为贵;奉行:“因人而异”和“模糊科学”的理念。

https://image.uc.cn/o/wemedia/s/upload/2022/f979edbdfe92e3033728cbcb0e2a0499.jpg;,4,jpegx;3,700x.jpg

(为了健康的身体,在不同时期,也在不断地修正和完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随着四时气候的变化而调节饮食。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热,根据个人身体的基本状况,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如:鸡牛羊肉、适当增加饮豆浆和牛奶,多吃萝卜、绿叶菜、豆腐和木耳等等。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同属冬令,也要根据季节的变化和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年龄的大小来变化,;除此之外,还要因人而异,因为食有谷肉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体质)有虚实寒热之辩,本着人体生长规律,中医养生原则,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耋耄重延。故“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万不可盲目“进补”。可以参照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平衡膳食宝塔”,按一定的比例选择不同种类的食物。如山药、红薯、芋头、土豆等属于薯类食物,比大米、白面含有更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微量营养素。中医认为,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作用,适合在冬季食用。 秋天有很多的新鲜水果,如梨、葡萄、石榴等。中医认为,梨具有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的功效;葡萄益气生精,能够补益肝肾。在秋季讲究进补,但是吃太多的肉会给消化和代谢器官增加负担。适量进食肉、蛋类食物,少吃肥肉,选择一些易于消化吸收且脂肪含量较少的禽肉是明智的选择。秋冬养阴”、“冬季养肾”的原则,冬季可适量多吃点咸味食品,如海带、紫菜和海蜇等。当然,也要适当增加热量食品。

https://image.uc.cn/o/wemedia/s/upload/2022/74f9a78d13825f1e25ff1ba2c855ed85.jpg;,4,jpegx;3,700x.jpg

https://image.uc.cn/o/wemedia/s/upload/2022/6a010a2595be89edf6db5c5c23afb576.jpg;,4,jpegx;3,700x.jpg

八、四季养生四季保健

根据年龄和身体状况以及四季节气的不断变化,一定要适量运动,增强健康体魄;增强免疫力!因人而异的营养保健是必要的补充。只有日积月累的坚持不懈,才能达到理想的状况;努力一定成功!

https://image.uc.cn/o/wemedia/s/upload/2022/52cc394726e0f564d3fd886e47b0288f.jpg;,4,jpegx;3,700x.jpg

九、中国“酒文化”和“茶文化”

中国人饮酒和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

饮酒和饮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季节变化以及个人爱好的不同,选择暖胃的饮品和喜好的;无论喝哪种茶,不易过浓、过热;一点要做到“四季养胃”的哲理!

我国是农业、农耕、耕种、耕织的文明古国, 我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历史文化。主要以“黄河流域”为主要特征和根脉,以“气候和物种”为依据,建立起来的。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历朝历代的迎春和冬至活动隆重而丰富。已经超过了节气、节令,而形成一个节日,因此在漫长的人文历史中演绎出许多民俗。

酒文化,目前,有“刘伶醉酒、泸州老窖、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江西南昌)”国家工业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名酒如杜康酒和衡水老白干酒都是具有发展历史过程的老酒和品牌酒,创立时间约在汉代。

https://image.uc.cn/o/wemedia/s/upload/2022/c2dc182740dae34c0feb6ca4d378732d.jpg;,4,jpegx;3,700x.jpg

目前,亟待研究开发的中华24节气时令食谱(主食、副食、汤食、小吃); 根据考古资料;中国社科院考古所2021年9月8日报道;9000年前中国人即饮“啤酒”(曲酒);根据在桥头遗址出土的陶器。在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杂质发表题为《中国南方九千年前台地上饮酒的早期证据》;为谷物酒,(非现代啤酒);2021年11月30日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报道:山东大学考古团队发表《山东邹城邾国故城西岗墓地一号战国墓茶叶遗存分析》(《考古与文物》,2021年第5期),正式公布山东济宁邹城市邾国故城遗址西岗墓地一号战国墓随葬的原始瓷碗中,出土的茶叶样品为煮(泡)过的茶叶残渣,为目前已知世界最早茶叶遗存,将世界茶文化起源的实物证据提前了至少300年。据悉,此前考古发现的年代最早的茶叶实物出土于西汉景帝阳陵。邾国故城的这一发现将茶文化起源的实物证据追溯到战国早期偏早阶段(公元前453至前410年),提前了300多年。西岗M1茶叶遗存的发现与证实,为研究茶的早期起源和传播等问题提供了实证材料。

https://image.uc.cn/o/wemedia/s/upload/2022/9c606edc3bdcc5b0b83ca9f6590a8a7f.jpg;,4,jpegx;3,700x.jpg

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茶叶品种繁多;为不同的民族和爱好以及人们健康饮食提供了资源供给。

营养增补要适度,同时,一定要保持好良好的心态,适当运动;增强抵抗力!

https://image.uc.cn/o/wemedia/s/upload/2022/d5aa334468c6eec58f0c772ca6be7e31.jpg;,4,jpegx;3,700x.jpg

我国食物的多样性和不同的季节性的食品以及不同的烹饪方法,都为健康身体和营养的需求提供了理论依据; 膳食平衡是健康的基础,良好的心态为了健康身体奠定了基础!

中国饮食文化讲究“食物多样性”!形成营养的互补,有利于身体营养的补充;食物的多样性和不同的季节性的食品以及不同的烹饪方法,都为健康身体和营养的需求提供了理论依据; 同时,讲究“五色食品”,五行五色食品是用五色既“红、绿、黄、黑、白色”食物分别补益心、肝脏、脾胃、肾脏、肺系统的方式方法。

https://image.uc.cn/o/wemedia/s/upload/2022/87882231afe3ec20c8e1114f19df8038.jpg;,4,jpegx;3,700x.jpg

指五行在医学应用,发展为一种中医的学术理论。它主要是以五行配五脏为中心: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基本内容:在五脏为中心的基础上,通过经络以联系全身,说明人体的整体性,并通过自然现象的观察与医学实践联系到五方、四时等,说明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在中国饮食文化中,运用“药食同源,药膳同功”的理论,结合“五行学说”的——金木水火土,合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理念,对应颜色“白青黑红黄”的食物——对应人体五脏“肺肝肾心脾”,是中医思想取象比类的借鉴和归纳发扬。采用五色红、绿、黄、黑、白色的“食物之象”对应五行火木土水金——五脏:“心肝脾肾肺”,达到食补强于药补的用处,达到养护身心健康。

https://image.uc.cn/o/wemedia/s/upload/2022/498e423cf8504df163df36bc7f8b195a.jpg;,4,jpegx;3,700x.jpg

https://image.uc.cn/o/wemedia/s/upload/2022/aaa37929ab155eda2ae383c49afef455.jpg;,4,jpegx;3,700x.jpg

https://image.uc.cn/o/wemedia/s/upload/2022/1bdc5ccf42dcc4521e0b3ec6d73545f5.jpg;,4,jpegx;3,700x.jpg

中国饮食文化以及中国烹饪讲究“熟食”,首先是“便于消化,便于吸收;同时,既营养又卫生”!这正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主要特征,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闪耀辉煌的突出表现和中国饮食文化中最为“璀璨夺目”的光环!

膳食平衡是健康的基础,良好的心态为了健康身体奠定了基础!

祝愿全体中华儿女健康长寿!

https://image.uc.cn/o/wemedia/s/upload/2022/675e10b0c53185b86808fa34832b9b6b.jpg;,4,jpegx;3,700x.jpg

中国传统文化“天圆地方”主要体现在古建筑和“天人合一”的理念中;至今,还是我们倡导的理念;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b0f4d808f2897dd897c82f31640b5f

(朱长云书法:“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

1663933511883

(好吃不过饺子)

中国食文化就是从田头到嘴头(牢牢把握食品安全),田园(圆)到嘴里(口即园又方);圆圆满满! 宫廷食品用料的来源和传统食品加工技艺,如能进一步总结完善一下;即便于传承又便于弘扬!

宫廷(历代朝廷)祭天食品和民间祭天食品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广阔空间!食物形态、大小的寓意等等! 节假日可选用喜庆色如红色、桔红等;其它时令性食品和茶食要有季节性和独特性。 如何选用“宫中之美”和民间“非遗特色”,彰显中华文化厚重之内涵!如不同季节的宫中美景和琴棋书画的不朽篇章!

https://image.uc.cn/o/wemedia/s/upload/2022/688d36e1829aa7c2863e63c530f60025.jpg;,4,jpegx;3,700x.jpg

相信,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发展的道路上,中国饮食文化在人类健康发展的道路上一定会蓬勃发展;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b63ab6949fcb163e554642a33ebdeef

(文 图:风华正茂; 2022年9月23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4节气之16——“秋分”与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民以食为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4节气之16——秋分

——“秋分”与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自2018年起,经国务院同意“秋分”设为“中国丰收节”!

——今天是秋分,也是中国农民丰收节;我们分享收获的喜悦和礼赞劳动的辛勤!

——(宋)范成大《秋日田园杂兴》节选:“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晚晴》唐·杜甫:“返照斜初彻,浮云薄未归。江虹明远饮,峡雨落馀飞。凫雁终高去,熊罴觉自肥。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1663933521597

(朱长云书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4节气之16“秋分”)

“秋分”是我国农民一年中最宝贵、浪漫的丰收时节!自2018年起,秋分被设为向农民致敬礼赞丰收的“中国农民丰收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此时,“五谷丰登,瓜果飘香;风调雨顺,皓月当空“;肥沃的大地被写满了耕作之辛,丰收之喜,劳动之光;感恩大地的馈赠,更感恩农人的辛勤付出;才有了我们的一日三餐。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今天,9时4分我们迎来秋季的第四个节气秋分!秋分是我国传统的“祭月节”!据史书记载,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民间的祭月习俗因地区不同仪式各异。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北京岁华记》记载北京祭月的习俗说:“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兔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兔;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

据资料介绍,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代帝王就有了秋分祭月的习俗,以祈求月神降福人间,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帝王祭月的场所。祭月的习俗传至民间,就有了“拜月”这一说法。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因为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月圆,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调至中秋。

秋分节气是二十四节中第十六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四个节气。“秋分”与“春分”一样,都是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秋分是美好宜人的时节,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秋分平分秋色,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秋分带走初秋的淡雅,迎来深秋的斑斓。《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分,八月中。分者,半也。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每季三个月,共九十天。秋天从立秋始到霜降止,秋分正好是其中的第四十五天。所以,秋分有分秋的意思,秋天被一分两半。秋分,八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司马迁曾精辟地指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地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纲纪。”秋分时节天高云淡,露冷风清;桂花的清香消融了残暑的余热,翠绿的枝桠就要披上橙黄色的新妆;不知不觉间候鸟已成群飞向江南,夏日的雷声也偃旗息鼓秋云飘逸,秋水如镜成熟的气息正扑面而来。

《怀潘鄮屋》宋·陈允平:“洛阳才解佩,过眼忽秋分。四海一明月,千山共白云。雁烟迷晓树,虫露湿香芹。满纸相思字,临风欲寄君。”我国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为“半”之意。“秋分”的意思有二:一是,昼夜时间均等,并由昼长夜短变为昼短夜长。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在每年9月23日或24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全球大部分地区这一天的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在北极点与南极点附近,这一天可以观测到“太阳整日在地平线上转圈”的特殊现象。二是,气候由热转凉。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斗指己为秋分,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适当秋之半。《春秋繁录》中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在天文学上,则把秋分作为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秋分之后,北半球的白昼开始变短,夜晚开始变长,与之相对应的,气温也会越来越低。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白露秋分二节。热降液生,此时地面,早晚便有露气。秋分以前,地面上的热多,地面下的热少。到秋气下降,暑气入地,地面上有了露时,地面上的热,与地面下的热,多少一样,上下平分,故曰秋分。秋分刚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正如春分一样,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时间的长短再次相等,可以说秋分是一个相当特殊的日子。因为秋分节气已经真正进入到秋季,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

秋分时节正赶上三秋(秋收、秋耕、秋种)大忙时间点。秋分正是玉米、晚稻、棉花等农作物收获的大好时机!“麦子早下种,十年九收成;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秋分节气,此时阴阳持平、寒热均等、昼夜平分,此时养生宜调和阴阳,保持阴平阳秘的状态。饮食中要注意食物的多样性,确保营养的平衡。秋分之前有暑热的余气,故多见于温燥。秋分之后,气温逐渐下降,寒凉渐重,由温燥转为凉燥,饮食中应注意使用偏温性的润燥食材。《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之中为秋分做释,“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时节,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广大地区均先后进入秋季,日平均气温都降到了22℃以下。北方冷气团开始具有一定的势力,大部分地区雨季刚刚结束,正是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好季节。

据有关资料介绍,祭日月与祭天地一样为历代所重视,“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秦汉时,设坛祭祀已成制度。到了明朝,祭月更是受到重视,朱厚熜认为“日月照临,其功甚大”,于嘉靖九年(1530年)将由北京天地坛分出的月坛设于阜成门外,称“夕月坛”,以供天子于秋分设坛在夜晚祭祀月神。《明嘉靖祭祀》中即有“秋分祀夜明于夕月坛”的相关记载,又因月色洁白,故而明朝祭祀月神的祭品、祭器、祭服亦皆为白色。到了清朝年间,祭月习俗几乎被完整继承下来,《清史稿》中可见清朝帝王“夕月用秋分日酉刻”等祭月仪式及流程,将秋分祭月的传统一直延续到了民国。

“秋日清风拂过,大地铺开一片美丽“丰”景”。希望的田野,收获的季节!人们祈盼丰收、赞美丰收,肥沃的土地、饱满的庄稼,承载着多

少奋斗与追求,寄托着多少深情与希望。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21b52d1a5f3a857fefb690ddc005ceb.jpg

(朱长云书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4节气之16“秋分”)

秋分养生与饮食习惯

资料介绍,中医认为,秋季应肺,而燥为秋季之主气,燥气易伤津液,故肺很容易被秋燥所伤。根据“燥者润之”和“少辛增酸”的原则,可适当多吃具有滋阴润燥功效的食物,如芝麻、核桃、蜂蜜、梨、甘蔗、柿子、香蕉、荸荠、橄榄、百合、银耳、萝卜、豆浆等。另外,酸甘化阴,还宜进食一些带有酸味的食品,如葡萄、石榴、苹果、芒果、杨桃、柚子、猕猴桃、柠檬、山楂等。此时,应少吃辣椒、花椒、胡椒以及葱姜等辛辣食物,尤忌如麻辣火锅之类大辛大热之品。

秋分时节,阴阳持平、寒热均等、昼夜平分;养生宜调和阴阳,保持阴平阳秘的状态。饮食中要注意食物的多样性,确保营养的平衡。秋分之前有暑热的余气,故多见于温燥。秋分之后,气温逐渐下降,寒凉渐重,由温燥转为凉燥,饮食中应注意使用偏温性的润燥食材。同时,要改变不良习惯;不宜过食寒凉、粘腻的食物;减少辛辣食物,增加酸味食品;一定要根据季节的变化,科学饮食;文明饮食。饮食调养方面,因秋属肺金,酸味收敛补肺,辛味发散泻肺,所以秋日宜收不宜散,要尽量少食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甘润的果蔬。

苓术百合粥:茯苓20克、怀山药45克、麸炒白术20克、砂仁10克、粳米500克、百合20克。做法:将茯苓、怀山药、白术、砂仁、百合洗净,加适量水,先浸泡30分钟,武火煮沸后文火熬煮30分钟,去渣留汁(也可以与大米一起煮粥食用),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起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清水,小火熬煮成粥。功效:健脾和胃、润肺养阴。

冰糖鸭蛋羹:鸭蛋2~3只,冰糖适量。做法:先将冰糖用温水溶化,然后将鸭蛋打入装冰糖水的碗内,调匀,再隔水蒸15分钟左右,即可食用。功效:适用于肺热咳嗽、久嗽、咽炎、咽干痛、口渴、干呕、大便干结者。脾胃虚寒、泄泻者忌食用。

还有菜品,比如“醋溜白菜”、糖醋类的菜品;

南瓜粥:早餐煮粥时放几块南瓜,或者在晚餐桌上加一道南瓜粉丝汤,简单方便,营养美味。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和多民族的特点,饮食习惯各有不同;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同时,都有特色和不同的特征;都有各自的饮食习惯;也就是说,这些习惯和特色饮食文化形成并充实了“中国饮食文化”;饮食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9b156fa892dcac13e24cfd543d1072a.jpg

(朱长云书法: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秋分”)

“湖上香稻熟,湖中鲤鱼长。网鱼煮香稻,千载荐桐香”——(明)徐渭《复上虞复西溪湖》。明代区越的《秋夜·其二》:“橘棋留未著,梅酒快先尝。野老心如澹,秋分夜倍凉。”秋分时节,天转凉了,心也会变得越来越静,越来越清,我们的情绪也会在这一段时日内放平。此季节适当选择室外活动,如爬山、快跑和球类运动,同时,与家人和朋友多交流、多互动;增强体质。开心快乐!在此时会出现手脚冰冷、乏力等症状,尤其是偏瘦的女性,这都是肾气不足的表现,因此晚上要坚持泡脚。脚上穴位较多,例如涌泉穴,可通过热气往上蒸腾的作用将体内寒气驱散,对于体虚的人有很好提升阳气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泡脚时间不用太长,15分钟为宜。“动静结合”就成为这个时节最适宜的运动方法。人生百味,情最浓;人生繁华,淡最真。就有关资料介绍,秋分时节进补也不可太过:首先,忌无病进补。无病进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比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能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还会引起发胖。此外,血液中胆固醇增多,还易诱发心血管疾病;其次,忌慕名进补。盲目认为价格越高的药物,就越能补益身体,但事实上,过量滥用滋补品反而可能会导致过度兴奋、烦躁激动、血压升高等。一定要进补适宜,因人而异;适当调节。

阴平阳秘:秋季天气干燥,主要外邪为燥邪。秋分之前,有暑热的余气,故多见于温燥;秋分之后,气温逐渐下降,寒凉渐重,所以多出现凉燥。为了应对秋燥温与凉的变化,需坚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收敛闭藏: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附向收敛、闭藏,起居作息需相应调整。人体的生理活动要适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因此,凡起居、饮食、精神、运动等方面皆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

《秋分日同友人山行》明·钱月龄:“羁愁暂摆作山行,秋日平分气转清。溪影照人风已息,稻香沾袖雨初晴。古今在眼青山色,岁序惊心白雁声。更喜同游俱物表,搴芝坐石看云生。”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1d6b6952d247dae65a2be73d8c371ec.jpg

(朱长云书法:“秋分”)

秋分民俗:俗话说“秋分到,蛋儿俏”。在中国民间,秋分这天有竖蛋的习俗。传说因为昼夜平分,地球的地轴和公转轨道处在一种力的平衡状态里,所以鸡蛋比较容易竖立。人们会挑选一个光滑均匀的鸡蛋,在桌子上竖立起来,以此来表达秋季丰收的喜悦。秋分之后,北半球的白昼开始变短,夜晚开始变长,与之相对应的,气温也会越来越低。天气发生改变之后,物候也有了明显的变化。

秋分三候

一候:雷始收声;秋分既至,阳气衰微,阴气兴起,与阳气相辅相成的雷,自然也就随着秋意渐凉而销声匿迹,收声的雷音不仅仅是暑气的终结,更是秋寒的起始。

二候:蛰虫坯户;秋气早,木落不待黄。蟋蟀当在宇,遽已近我床。秋日转凉,蛰居小虫自然是最敏锐的,它们早已运土为垣,将寒气封堵于庇身之洞外。

三候:水始涸:秋分前后,秋高气爽的同时也天干物燥,水汽蒸腾快过平日,故而浅洼见底、深流降位,在水落石出之间别有秋意。

我国古时有“春祭日,秋季月”的习俗,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大约在唐宋时期逐步改为在农历八月十五祭月;演变为“中秋节”。祭月实际上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

秋分节气,凉风习习,且早晚较凉,温差略大;要适当增加衣服,同时,注意保暖!由于有闰月之分,所以,每年的秋分节气前后,是我国传统佳节:中秋节。

秋分谚语和诗词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白露秋分二节。热降液生,此时地面,早晚便有露气。秋分以前,地面上的热多,地面下的热少。到秋气下降,暑气入地,地面上有了露时,地面上的热,与地面下的热,多少一样,上下平分,故曰秋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分,八月中。分者,半也。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八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俗话说:“春捂秋冻”。

《春秋繁录》中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俗话说“抢秋抢秋,不抢就丢”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麦子早下种,十年九收成;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秋分不宜晴,微雨好年景”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

俗话说“秋分到,蛋儿俏”。

司马迁曾精辟地指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地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纲纪。”

《管子》曰:“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

《黄帝内经》说:“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明)徐渭《复上虞复西溪湖》:湖上香稻熟,湖中鲤鱼长。网鱼煮香稻,千载荐桐香。

(宋)范成大《秋日田园杂兴》节选:“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之中为秋分做释,“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明代区越的《秋夜·其二》:“橘棋留未著,梅酒快先尝。野老心如澹,秋分夜倍凉。” 

唐《狱官令》:“从立春至秋分,不得奏决死刑。”古代一直有“秋后问斩”一说,这里的“秋后”指的就是秋分以后。(即:秋后算账之说)

《晚晴》唐·杜甫:返照斜初彻,浮云薄未归。江虹明远饮,峡雨落馀飞。凫雁终高去,熊罴觉自肥。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怀潘鄮屋》宋·陈允平:“洛阳才解佩,过眼忽秋分。四海一明月,千山共白云。雁烟迷晓树,虫露湿香芹。满纸相思字,临风欲寄君。”

《秋分日同友人山行》明·钱月龄:“羁愁暂摆作山行,秋日平分气转清。溪影照人风已息,稻香沾袖雨初晴。古今在眼青山色,岁序惊心白雁声。更喜同游俱物表,搴芝坐石看云生。”

《宋史·礼志六》中载,“按礼,秋分夕月。盖其时昼夜平分,太阳当午而阴魄已生。”

《礼记》之中提及“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是指祭日应在朝阳初升之际,而祭月则是夕夜生月之时,故称“朝日夕月”。

《明嘉靖祭祀》中即有“秋分祀夜明于夕月坛”的相关记载。

(文、图/报道:风华正茂;视频号:风华正茂fhzm)2022年9月23日

Copyright © 2018-2026 北京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