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正文

追风少年圆梦玉石“百塔” ——记古之居玉石百桥博览厅创

追风少年圆梦玉石“百塔” ——记古之居玉石百桥博览厅创始人林金荣

 

 


    来到著名收藏艺术家、古之居玉石百桥博览厅创始人林金荣先生玉石百桥厅,矗立在展厅一角的那一座座栩栩如生、钟灵毓秀的一百多座玉塔,顿时令笔者肃然起敬:金荣先生平时一向低调少语、沉默内秀,怎能与眼前的一百多座气象万千、蔚为大观的玉石百塔群联系起来?

 

 



 

 


   

 

    
 
    一、追风少年,踏浪前行

面对记者的疑问,林先生沉思片刻,凝望着大楼正前方的浩渺太湖。一席话,虽尽力说着普通话,但仍改变不了浓重的温州口音。

原来林先生出生于浙江温州的一座孤岛——是洞头区一座二十九平方公里的岛屿——大门岛。林先生儿时生活在洞头大门岛的石浦村,童年和少年就是在这样一座远离大陆、漂泊东海之上的且与附近的其他五座小岛也只有帆船通勤的岛上居住。后来,当地政府拆巨资修建了大桥,使他们岛岛相连,从此解决了当地岛民多年来出行靠渡船,风雨困孤岛的历史。为此,林先生还曾口占绝句“群屿相聚不相连,喜迎长桥来衔接。美景波影碧海中,孤岛苦等数万年。”不难看出五桥相连,令当地岛民是如何的兴奋。

说起孤岛的生活,林先生说:那是幸福的,也是痛苦的。

笔者问:孤岛生活幸福在哪儿?林先生说:“好的很,有鱼虾海鲜,有大米山货。这在我们那个时代是不多见的。”林先生还说岛上的生活是自由的,我们可以跟小伙伴追逐打闹,海边踏浪,捞鱼摸虾,捡贝壳,吹海螺,爬树掏采摘野果子。在狭小的乡村路上奔跑,在汹涌海滩边踏浪,好惬意的。孤岛的日子有什么不足吗?记者问道。“不足的是精神生活太枯燥”,林先生说,“在我家的前面就是一望无际的东海,每到夜晚航标灯塔有节律的一闪一闪的,指引着往来的船只安全通行。我就在想,什么时候我能去岛外的世界看看,可以说我这么多年的经历灯塔确实给了我前进的力量。”明白了,林先生后来的人生竟与少年时代的梦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真是一语点醒局外人。










   




    二、有心之人,觅塔身影

也许是岛居生活的零星记忆中对灯塔的无限遐想,林先生后来的离岛生活,有意无意的看到了许许多多大小不一、外形迥异的各式古塔。每每此时,他都会买个门票去古塔转转看看,他为丰富多彩的古塔所吸引。后来他又迷上了新华书店的书架,凡是看到与塔有关的书籍,他必席地而坐。一一翻阅,遗憾的是他发现书籍上的有些内容语焉不详,幸运的是在翻阅自己多年收藏的相关古籍中却找到了很多古塔的专业资料。历经数年时光,他积累了覆盖全国各地的一百多座名塔资料。这对一个追风少年的童年梦想无疑是珍贵而积极的回应。












 

















    三、藏玉之路,殚尽竭虑

不管是一百多座名塔的资料的收集还是对玉质的精选都充满了艰辛和智慧,“玉”文化在东方文化中,有着博大精深的丰富内涵。“玉”虽本质为石,却因其坚利(阳刚)与温润(阴柔)的完美结合,是中华传统文化“刚柔相济”的统一体。在林先生看来,“玉”作为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品质的象征,更是非物质文化的创新与传承。

正是对塔与玉文化的丰富内涵的把握,“我将一大(塔)一小(玉),一宏观(塔)一微观(玉)两者有机结合,创造性地打造了玉石百塔博览厅,就是想两种文化的精髓传承下去”。


























    为何“玉石百桥”要用和田籽料,而“玉石百塔”却用岫玉呢?

面对记者的询问,林先生说:“中国有四大名玉——新疆和田玉、河南独山玉、陕西蓝田玉和辽宁岫玉。每种玉的质地、色彩、纹路等各有特点,比如玉石百桥我的用是和田玉的籽料。籽料呈半透明状,硬度在6.0~6.5之间,属于硬度比较高的一种玉,在抛光打磨后,油光锃亮,耐得住打磨。而岫玉属于蛇纹玉,质地比较柔软,抛光后呈蜡状光泽,在古代更多的是用来作为大型玉雕的座件和中小型摆件。我打造玉石百塔即用其这个特点。这个传统,从古至今,一脉相承。岫玉一直是中华宝玉石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员。”

林先生说完,目光扫过眼前的一件件玉石百塔,仿佛完成了一个巨大的战役,虽不乏疲倦,却透出了释怀坦然,那是发自内心深处的举手投足之间,自然熨帖。谈到后期的规划,林先生透露,玉石百塔博览厅已经进入完善收尾阶段,今日所见,虽已形体完备,但还需精心打磨,“像嫁女儿一般一定要风风光光、漂漂亮亮,迎接她的仰慕者、追求者。”















Copyright © 2018-2026 北京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