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正文

[网易财经智库]刘明和:企业哲学经营理念

2024414日,腾讯财经与网易财经、财经观察联合推出系列深度专访:福建省南平新媒体学院名誉副院长、中国华夏金融研修学院研究员导师、高级职业经理人、新媒体高级编导、原江西广播电视局副编辑、制片人刘明和的企业经营专访整理。

什么样的人才能把企业经营好?

越聪明的人越应该做企业,这样的社会才能够健康的发展下去,我们现在很多所谓的经济学,社会学的这些学术名词,我觉得更多的是误导了企业的发展,为什么,因为这些学术名词不接地气,而且他的理论有时候也脱离现实,真正有效是企业经营理论,是对当今社会的观察,所总结出来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可落地理论,如果我们过度的迷信这些代名词,那你的发展就会被这些所谓的学术问题局限住。

如何理解经济学主流理论的演变?

信心对于发展非常重要。有信心的前提之一,就是要知道当前遇到的挑战究竟由什么原因造成。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对于国家发展而言,问题一定会很多,没有一个不存在问题的发展中国家,也没有一个不存在问题的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问题可能比发展中国家更多。但我们不能一味地看问题,更要学会看发展的机遇,实际上任何一次进步都是抓住了机遇,推动了发展,为解决问题创造了条件,所以,才说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不管是对当前困难的认识,还是对机遇的认识,都需要理论这张地图,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认知问题,洞察机遇,进而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应对。

对于经济发展,首要的当然是经济学理论。但经济学除了人的行为有动机,采取的行动需要有物质基础,会对激励做出反应等基本原理之外,没有那么多永恒的定理,而是不断演化。很多理论,包括主流理论往往也只是盛行一时。特别是发达国家,过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个大家都去学习的热门理论,也就是所谓的主流理论,但过段时间又会有新的理论出来。

世界是在变动的,任何理论实际上都好比刻舟求剑,剑从船上掉进水里,刻舟来找剑,不能说不对,也不能说一定对。比如,当一个人快***的时候,剑掉了,这个人又没有时间马上去找剑,所以就在舟上刻了一条痕,等到把其他事情办好以后再回来找剑,这样做不一定是错的。船不走水不流,刻舟求剑就是对的。但如果船走了或水流了,按刻舟之处去找剑,就会徒劳无功。理论也是这个道理。

如何理解结构主义和新自由主义?

经济学理论有很多,发展经济学是其中一个分支。发展经济学不是解决发达国家的问题,而是帮助发展中国家来发展经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很多发展中国家摆脱了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地位,把国家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开始追求工业化、现代化,为了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赶上发达国家,发展经济学就从主流经济学中分了出来成为一门新的子学科,很多经济学家投身其中。事实上,就像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卢卡斯说的,当一个经济学家全身心投入到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其他问题都似乎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因此,这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学科。

从上世纪40年代中后期到现在,发展经济学理论本身也在不断演进,经历了两波大的思潮。

第一波被称为结构主义的发展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目标都是让落后经济体实现赶超式发展,追上发达国家。在结构主义看来,发达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很高,因为发达国家发展的是资本密集、技术先进的现代化大工业,毕竟这些是典型的先进生产力代表。发展中国家收入水平低是因为生产力水平低,其原因则是发展中国家的产业主要都是传统的农业或是矿产资源产业。经济学家认为,发展中国家的收入水平要赶上发达国家,就必须做到生产力水平赶上发达国家,要实现这个目标则需要拥

有发达国家那些先进的现代化资本密集产业。

可是,那些资本密集的产业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很难自然地发展起来,于是当时的经济学家认为这是这些发展中国家存在落后文化、人民没有储蓄的意愿、对价格不反应等结构性问题,导致市场失灵,未能动员资源、配置资源到生产力水平高的先进产业所致。因此当时的结构主义就建议发展中国家由政府来克服市场失灵,直接去动员、配置资源,去对标发达国家,着重发展一样先进的资本密集、规模大的现代制造业。

结构主义的出发点很好,理论逻辑和政策思路也很清晰,在当时很有说服力。不过,发展中国家按照这一理论做的结果是什么呢?即使能把现代化的制造业建立起来,但这些制造业在国外有个名词叫做白象(white elephant,代指昂贵而无用之物)——看起来很大,却没有活力,也没有竞争力。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经济停滞,甚至出现各种危机,跟发达国家的差距反而越来越大。

第二波被称为新自由主义的发展经济学。

结构主义普遍失败以后,发展经济学家进行了反思和理论创新。到20世纪80年代,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启动改革开放时,盛行的理论变成了新自由主义。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从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政府领导下进行了长时间的努力。之所以跟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缺乏像发达国家那样完善的、先进的市场制度,政府对经济干预太多,因此就导致资源错误配置、寻租腐败。按照这一理论,若想把发展中国家经济搞好,就应该有完善的市场制度,以私有产权为基础,把资源交给市场配置,让价格信号发挥指引性作用,价格由市场自由交易形成。

当时的发展中国家确实普遍存在资源错误配置的现象,政府的干预造成了各种寻租的机会,腐败现象非常普遍。因此,新自由主义理论听起来也很有说服力,但不管是原来的社会主义国家,还是拉丁美洲、非洲的发展中国家,按照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去制定政策后,经济却普遍崩溃、停滞、危机不断,经济增长速度比在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结构主义时期还慢,危机发生频率也比那个时期更高,跟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如何理解亚洲四小龙等创造的东亚模式?

在结构主义与新自由主义接连失败的同时,有一些经济体却获得成功,缩小了跟发达国家的差距,甚至赶上了发达国家,这些经济体大部分在东亚。

当世界银行和经济学家们总结这些东亚经济体意想不到的成功之道时,发现它们有一个普遍的规律就是基本没有按照当时的主流理论制定政策。因此,这些经济体的发展道路也被简称为东亚模式。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主流理论主张大力发展先进的、现代化的大制造业,而亚洲四小龙(指自20世纪60年代末至90年代期间,亚洲四个发展迅速的经济体: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和新加坡)则是从传统的、落后的、劳动密集型的、小规模的加工制造业开始起步,这样的发展思路在当时被认为是错误的。很多人认为,发达国家发展的产业如此先进,作为追赶的经济体不去迎头赶上,却着力发展传统的、小规模的加工业,怎么能赶上发达国家呢?但事实证明,它们反而赶上了。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也在经历经济转型,从政府主导的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当时的理论认为要想转型成功就应该采用休克疗法——把市场应有的基本制度一次性改革到位,如果政府与市场同时存在,会比计划经济效率更低,是一种错误的转型方式。不过,中国、越南、柬埔寨,采用的则都是这种被认为是非常糟糕的转型方式,而这几个国家至今仍保持着既稳定又快速的发展。

实际上,采用休克疗法的国家未有成功者,而且很快就面临着失败——经济崩溃、停滞、危机不断。所以,主流理论分析问题时头头是道,颇有说服力,开出的药方也很清楚,非常容易让人接受,但没有真正把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条件分析清楚,所以不仅未能把病治好,反而使问题变得更糟糕。俄罗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本来它是一个高收入国家,无论科技水平还是经济规模,都曾与美国不相上下。推行休克疗法以后,经济崩溃、停滞,如今其经济规模还不及我国的广东一省。

为什么称为新结构经济学?

这些年,通过对大量案例的观察分析和理论方面的对照思考,我提出了新结构经济学,这是一个新的经济发展转型及经济运行的理论。

经济发展的本质是什么?从表象来看是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是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背后是技术不断创新、产业不断升级,也就是生产结构要不断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基础设施、各种制度安排的结构必须不断完善和提升。一个经济体的经济运行是在各种给定的结构条件下进行,新结构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经济体的结构和结构变迁的决定因素和影响,按照现代经济学的命名方式,新结构经济学应该称为结构经济学,为了与早期的结构主义区分故称之为新结构经济学。

新结构经济学不是固有精华的重新拼盘,不是简单地重复强调政府、市场有多么重要,也不是要把政府和市场简单地结合在一起,而是深入研究经济发展的本质所的到的结果。新结构经济学认为一个一个经济体在每个时点给定、随时间可变、具有辩证唯物主义第一性物质特性的土地、劳动、资本等要素禀赋和其相对丰富的结构内生决定了这个经济体在那个时点的生产结构、基础设施结构和上层制度结构。因为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这个时点的比较优势,生产结构符合比较优势会有最高的生产力,而要使生产结构所决定的生产力水平能够充分释放,则需要有与其技术特性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和上层制度安排。要使企业家自发地按照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和技术,则需要有一个能够反映各种要素相对稀缺性的价格体系,这样的价格体系只有在有效的市场才能存在;要有适应于生产结构所需要的各种基础设施和制度安排则需要有一个有为的政府来克服基础设施和制度完善时必然存在的市场失灵。

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不仅能解释过去结构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局限性,还能解释东亚模式或亚洲四小龙为什么成功,以及解释为什么中国大陆的转型不仅稳定而且能快速发展。

更重要的是,新结构经济学还要能指导更多后发国家的稳定快速发展,实现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收敛。事实上,按照新结构经济学理论制定政策的国家或者地区已取得了明显的理论运行效果。比如埃塞俄比亚是收入水平最低的国家之一,传统上主要发展农业,按照经济发展是结构变迁的思路,从以农业为主的产业慢慢登上发展制造业的阶梯,基本上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如何看待企业哲学经营理念

现在有一个新的概念,企业哲学经营理念,我觉得这种说法是比较接地气且能落地的一种概念,为什么呢,首先你要学会做人,你的企业才能够做好,而所谓的经济学,金融学,说白了,里面的很多理论他的目的就是坑蒙拐,在法律的边缘不停摩擦试探,你看那些学财务的、学经济学、学金融的,他们就读是学校越好,他们抓进去的概率就越大,因为他们所学的知识就是如何钻法律的空子,去实行各种咋骗。

什么是所谓的金融和经济学,说白了就是交易,而我们老百姓时时刻刻其实都在进行交易,只是所谓的金融和经济学,把简单交易变得复杂了,复杂到一般人都看不懂,因为你看不懂,所以你才会觉得他厉害,从而更好的忽悠老百姓,把一件复杂的事简单处理那是本事,把一件简单的事搞复杂了,那无疑是想忽悠你。

所以说我们做企业的人,不管是在思维还是方法上,希望更多的要讲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我们要相信的市场,要观察社会,你才能够得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企业管理理论。

做一个有企业家精神的领导者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我们做企业的不管是投资人,还是职业经理人,都需要有企业家精神,有企业家精神的人,在某种意义上他能够看到别人看不见的东西,而且他要去做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就是在别人看来你就是一个疯子,你就是一个神经病,只有别人觉得你有病,你才有可能成功,别人都看好这件事,都觉得能成功,你一定成不了功,因为只有别人都看不懂的时候,你才有机会。

Copyright © 2018-2026 北京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