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湖应恢复原名司城湖(考)
北湖,地处君山区钱粮湖镇层山南脚,是钱南垸最大的湖泊。建场初期面积为16847亩。围垦前与华容东湖相连,为东湖排渍及船只过道的湖,经蔡家港闸与华容河连通。湖底平均海拔23米,最低21.5米。
1965年春,为便于农场排渍与水产养殖,将北湖拦截三段,分别命名为东北湖、中北湖、西北湖。1965年冬将湖坝筑成渍堤,长5457米,面宽2米,顶高28.5米,坡比1∶1∶1.9。1966年冬又继续兴工,完成土方8.5万立方米。1969年冬至1970年春,为发挥电力排灌效益,减轻抢排负担,做到高水高排,对北湖渍堤再次加修,将标准提高到29米,长4957米(南里嘴2443米在外),当年动用土方10.16万立方米。至1989年湖泊面积缩减至9493亩,其中东北湖4909亩,中北湖1688亩,西北湖897亩,南里嘴1238亩,外八倒口703亩。中北湖以西留有华容县东湖出水洪道。
北湖是按方位取的名字,什么方位呢?它在华容县城东南40里不能称为北湖,在层山南脚也不称北湖,在大乘寺(感化乡)以东30里等,这些方位都不对,不能叫北湖。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即插旗(官山)以北,可称北湖。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巴陵县志“一九四一年洲垸示意图”中标有“北湖”。之前此湖叫什么名?据1989年11月由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钱粮湖农场志》第一章第37页载:“湖城垸在八分场渠东一带……司城湖(有人为了省事,只写了读音‘澌城湖’或‘思城湖’)即北湖”。《岳州府志》载:“杜家潭湖、澌城湖俱在县东南三十里。”2003年由何培金点注的《洞庭湖志》(清道光五年(1825)陶澍、万年淳编纂)中《洞庭湖区重要地名新旧对照表》载:“旧名思成湖”。“思成湖,在县东南三十里,层山之南。”乾隆华容县志称:思成湖在县东南四十里,层山南。无论口语怎么讹传,北湖的旧称都只能是司城湖。为什么要恢复旧称司城湖呢?第一是行政区划的调整后应一并跟进。1958年围垦此湖范围属钱粮湖农场一分场。2000年撤场并区后,属君山区钱粮湖镇。按方位来讲,此湖不在区镇政治文化中心之北,因此,君山要以西安改名教训重新启用旧名。西安原名长安,即“长治久安”之意,于公元94年筑城垣,至明光宫建成,耗时101年。除西汉外,接历10个朝代,31个君主在此称帝,历时785年。公元618年唐武德定都长安,迎来历史上最繁荣时期。它不仅给关中长安带来辉煌,还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在欧亚大陆大放异彩。公元1369年春,奉元路被徐达攻下,取“安定大西北之意”更名西安。改名后的西安虽有些建树,但其辉煌始终达不到长安的峰值,市民对此也颇有争议。
第二旧名历史文化厚重。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司城源于官位,出自商末官职称谓“大司成”(王族子弟的教官),西周王朝(君山境域为召公分封之地)司城,为官职称谓,即守城的武官,相当于今驻京守城的司令员,后以官职作为姓氏称谓。司城在西周相当于晋国的司徒、春秋相当于宋国的司空。西周时期的晋倍侯,又称晋釐倍侯,就是晋釐侯姬司徒(公元前840~前822年在位),为避先君名讳,继位者改司徒之官为司城。东周春秋时期,宋国因为宋武公名叫子辨空,即位之前任司空,因此又名子司空(公元前765~前748年在位)。为避先君名讳,继位的宋宣公子力改司空之官为司功。到了宋文公执政时期(公元前610~前589年在位),又改司功之官为司城。之后与宋国为邻的曹国也遂改为司城。其后宋平公执政时期(公元前575~前532年)的主政上卿就是司城子罕(乐喜),其孙乐祁以司城为姓氏,称司城子梁。在司城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司城氏,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司氏、城氏者,亦有维系复姓者,世代相传至今。因此,启用旧名更符合地理方位,更有文化内涵。同时,还建议将八分场渠东的思城垸,校正为司城垸。这里是否有城呢?公元前616年,楚穆王十年,楚灭麋子国,将其遗民迁于微水(今新墙河)流域,筑有麋城。北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称:“麋有东西二城。春秋楚昭王城麋即此”。西城是否也在司城垸呢?岳阳著名史学家何培金的《洞庭湖200年变迁史》中记载毕功城在钱南垸、四分场八分场地域,西城在河西,具体地点还待进一步考证。总之,在同一垸域出现两个同名实属罕见,但也说明其真实性,要么就出现一个姓司城的人,要么就出了一个司城级别的官。
君山区委党史研究室
作者:涂山河
202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