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肺与脾共为后天之本探讨” 北京国华中医院刘益斌

脾为后天本",这是明朝末年医家李中梓在其重要著作中提出的颇有影响的理论,该理论被中医界一直推崇至今。近年来有学者提出“肺脾同为后天之本”论述;如李梅在杂志2002年第4期发表了一文,认为脾肺两脏都是后天之本。赞赏张英俭等在1999年第2期上发表的一文,认为脾肺两脏都是后天之本。成为立论先河。
《黄帝内经》对肺的生理功能,与气的关系及肺的重要性早已明确论述.在气血的生成,运行过程中,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后世医家多以李中梓“脾为后天本”在防治疾病中起了主导作用,对肺在人体的重要作用论之不多,在临证中多以注重顾护脾胃,忽视了胃是“仓廪之官”也有药库之凝(胃是消化食菜,不是装药的)。使治疗缺乏全面性系统性,造成药越吃越多,病越治越重的恶性循环。这一历史。被湖北李时珍中医药研究院,经过对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古代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和挖掘,溯本求源,运用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文献学的方法,结合实际,进行30多年香炙临床研究。解决了这个医学领域重大课题。殿定了“脾肺为后天之本”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对人类防治疾病,全民大健康起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脾肺为后天之本”的观点.其理论基础:气是生命的本源;"肺主气",主呼吸之气,主一身之气,包括肺的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功能,为气之本;百病生于气,万病不离调气;养生重在调肺健脾, 强调肺脾同为“后天之本”.肺脾同为气,血,津液生化之源;手足太阴肺脾经同气;肺脾作为后天之本,在气血津液的生成,气机调畅及水液代谢方面,生理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相互为用;“先天之本肾和心”与“后天这本脾肺”相互协同.故脾肺同为后天之本.。时珍回春馨百草香灸养“后天之本肺”,用“脾胃灵”“养后天之本脾”通过“肺脾后天之本”达到治病治本,病从何来。香灸借人体强大呼吸气的载体,药气结合,气到药到。气推药力,药借气行,扶正祛邪,新陈代谢,打通人体小循环,大循环,微循环、疏通经脉,排除人体寒湿淤堵,清理体内垃圾毒素,给全身细胞创造良好生存环境,恢复人体器官正常功能,提升人体自愈能力并能逆转衰老,是“脾肺为后天之本”从理论和临床实践,确立为肺脾为后天之本的基础。时珍回春馨百草香灸,从理论和临床上,说明肺脾在维持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所处的极其重要的位置和在后天方面发挥了肺与脾同等重要的作用.肺脾二脏经气相通,生理相助,病理相干,关系密不可分,共为后天之本.肺脾与肾心有对应、协同、互助、互干的关系,体现了盛则同盛,损则俱损的先后天关系.香炙通过肺治疗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凝难病都有新的突破。使临床医师在注重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同时,注重中药香炙对肺脏的调理,直接、快速、安全、有效。开阔视野,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指导.使人类在防病治病、养生长寿、享受天年受益,是医疗领域新的里程牌。
作者介绍;刘益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医世家,生于1942年,1959年中医学徒,1963年山西次营镇卫生院医士。1964年入伍,历任军医、军首长保健医等职,期间荣立三等功一次。1970年师从著名妇科专家唐毅然(关门弟子)。1984年转业洛阳市第一中医院(现更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洛阳医院)任科主任,受聘河南中医学院讲师。曾任河南省中西结合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洛阳市中西医结合呼吸病专业委员会付主任兼秘书长。1993年5月创办中医院洛龙区气管炎专科,1996年更名洛阳市益斌气管炎哮喘病专科医院,2000年更名洛阳益斌气管炎医院,2020年更名洛阳益斌中医院。
80年代,拜中国中医研究院国医大师路志正,院士王琦二位老师门下,1989年路老和王琦老师亲自参加本人科研成果鉴定。该成果90年选入《中国技术成果大全》并获《国际优秀成果奖》
80年代,先后拜师中国中医研究院国医大师路志正、国医大师院士王琦老师门下,1989年两位老师参加本人科研成果鉴定。1997年后,在北京、天津、郑州、沈阳、长春、西安、南昌、海南等地办合作专科,办学习班推广《益斌咳喘病生物全息系统防治工程》,并定期参加专家会诊。2001年购买北京华京医院,全面开展防治咳喘病、肺纤维化、肺结节、哮喘、肺气肿、心脑血管病、妇科病等。独树一帜的治病防病事迹,曾被卫生部主办的《北京医药杂谈》、《就医购药栏目》,以“医界之星刘益斌”为题向全国宣传推广。 近40多年来,他所领导的专家团队,攻坚克难,科学研究,硕果累累。发表论文50余篇,曾荣获国家专利六项,国家科技成果奖六项,国际成果大奖八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一项,获国家科技创新二等奖一项。曾荣获过国际圣塔莫尼卡中青年优秀医学专家奖。其《防治冠心病中药剂》,获国际圣塔莫尼卡科学进步二等奖,《哮喘、气管炎中药剂》获国际圣塔莫尼卡科学进步三等奖各一项。当获世界传统医学杰出人物,中华医护杰出贡献者,二十世纪医学家金奖,中国当代名医,聘任为世界科教文卫组织专家成员。受到国家原卫生部副部长工程院士王陇德、钟南山亲切接见。1990年科研成果入选《中国技术成果大全》,向全国推广;2018年1月,受聘于世界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院教援、博士生导师。2018年8月在全国中医世家传承大会,当选为“中医世家传承工作委员会(北京)》顾问”。2020年9月荣获“CCTV中国当代发明家”荣誉称号。2021年,被誉为《走进大国崛起的开拓者——著名创新型中医名家——刘益斌)》。2022年3月30日《央视在线》报导了《当代中国名医名家刘益斌》的业绩;2022年8月17日,荣获“河南省基层中医药优秀医师”荣誉称号;2024年10月“当代名医”首页(《专家访谈》),以《刘益斌教授:中医传承与创新并蓄的杰出导师》作了全面报导。2022年特聘为北京国华中医院客座中医专家,并独家首推《新先天之本“肾心论”》;新后天之本“脾肺论”;“生命全息律”,通过视频,面、手、耳、舌、眼,诊断疾病》;用“新后天之本脾胃(脾胃灵)口服调脾胃、肺(吸中药香炙)口吸调肺、大肠。“口服口吸并用”调控“先天之本肾心”的本能。打通任督二脉全身经络。复原人体本能的生命全息(自动控制系统)”,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各种结节病、肾病、肿瘤、脑病等,取得了满意疗效,以减少吃药,逐步不吃药,从而改变普遍认知。以改变“药越吃越多,病越治越重的不可逆转的恶性循环。从而变成少吃药不发病、不吃药也没病症,长寿延年的良性循环。
从医66年来,入党57年。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将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独特的技艺、神奇的疗效,升华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惠及患者百万余人次,深受人们的高度赞扬,并亲切的称他为"神仙手眼、菩萨心肠","京城一绝"。如今仍然老骥伏枥,豪迈地行进在实现习主席提出的“全民大健康”的路上。现坐诊两院专家门诊,北京国华中医院(北京市朝阳区世纪东方嘉园212-3号); 洛阳益斌中医院(洛阳市老城区春都路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