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  >  正文

渝派房企的迁徙:源于这座城,了解这些人

房企迁都似乎成为其从小房企到大房开的转折点。对于渝派房企而言,重庆就像一个急于突破的围城,想要走出重庆,深耕西南,布局全国,渝派房企的代表之作飞龙湖金科莫属,协信东原也不甘落后;然而这些房企里,只有金科的总部如今还在重庆,房企中心转移的背后究竟有怎样的战略总部搬迁之后的优势,搬迁后的房企能否固守住本土的市场?

今年9月20日,川籍房企蓝光发展于上海举行总部入驻仪式,正式形成“上海+成都”的双总部战略合力发展的格局。不止如此,渝派房企协信、东原早在2016年、2017年就分别将总部搬迁至上海;连从重庆走向全国的开发商典型代表龙湖也在2010年将总部搬到北京。

2019年重庆房企销售排行榜 强者恒强

2019年上半年重庆房企销售排行榜前三是融创、金科和龙湖。从销售额上看,融创与其他企业拉开了大半个身位。而金科则是压制同为本土的龙头龙湖,产品去化快;到下半年,金科新开盘项目不少,整体去化快,多元化发展和战略调整都有不小的成果。龙湖保持住了前三,但是土地储备和拿地成本远没有金科容易。在销售额和销售面积上都被融创和金科压制。

利好:龙头房企坚持广布局,聚焦区域放眼全国

房企总部搬迁的原因无外乎是为了战略布局,发展规模化。将总部搬迁至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有利于房企全国扩张的步伐;除了川渝房企,闽系房企也格外钟爱上海。不难看出,房企“迁都”利好有二,一是一线城市坐拥政治中心、金融中心的定位,融资便利;二是城市本身具有的人才及区位优势能更好的吸引并留住人才。

并且长三角区域已成为众多房企重仓加码的地方,大型房企基本能全勤不覆盖长三角的一二三四线城市,中型房企宜居自身战略有选择的进入一二线或者三四线进行布局。

隐忧:一去不还 房企丧失本土优势?

龙湖迁去北京,协信、东原、蓝光迁往上海,金科依旧留守本地。离开本土的房企会失去本地的资源和政策优势,离开了本地的政府的支持,房企在拿地方面会受到限制,稍有不慎,在本土的品牌影响力和存在感也会大大减弱。

龙湖总部搬迁北京后,重庆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近两年来被金科和融创相继超越。龙湖总部搬迁的目的之一就是褪去“重庆”标签,在2019年上半年的业绩销售排行榜中龙湖以1051.9亿元位居房企第十,稳居渝派房企头把交椅。1994年,龙湖在重庆起家,曾断层领跑重庆楼市多年,龙湖天街直接影响了城市商业的发展,带动商圈人流的聚集。

近两年总成交量上逐渐被2004年进入重庆的融创超越。在重庆,融创已经连续三年在销售额上超越龙湖,但目前在重庆龙湖被大多数本地人认可,但龙湖在市场份额长期挤压的情况下要如何保住本土市场也是龙湖需要正视的问题。

因为搬迁总部造成的本地市场份额的下降和存在感急剧降低的典型例子就是东原和蓝光。东原地产于2014年与迪马股份重组后,开始全国性扩张,2017年,号称“渝派三强”的东原将总部迁往上海。总部迁出后的几年东原从拿地情况来看,意在重仓华东,在重庆略显平静。

克尔瑞最近发布的一份中国房地产企业销量排行榜中,东原排名60,比上年下跌5个名次。纵观近几年房企在重庆的销售排行榜,东原在重庆的销售金额逐年减少,片名也逐渐下降,曾经“渝派三强”的东原,如今在重庆的存在感已经很低,仅剩的一些存在感可能都在新项目的质量问题和业主维权方面了。

与之并行的还有川籍房企蓝光,蓝光在2018年底挤进了千亿房企俱乐部,目的也是吸引一流人才,积极引资拓展业务。但是近几年蓝光在成都从NO.1到被保利一路超越,市场份额不断被压缩。2015年以前的蓝光是成都品牌房产的代言人,从住宅到旅游地产;但是2019年上半年来蓝光在成都开盘的的三个项目接连翻车,甚至三个项目中的两个都是收购而来,除此之外,蓝光今年上半年在成都仅合作拿下两宗地块。

据蓝光发展2019年半年报也显示,蓝光2019年1-6月房地产销售金额分布区域情况,相较上年同期发生了较为剧烈的变化,和上年同期相比,成都区域销售金额由一枝独秀下降至今年的第三位,同比下降幅度达到41.73%。或许是因为重心转移,与此相对的是华东区域销售金额同比增长达到255.87%,北京区域和华南区域增幅也都超过100%。

渝派房企从重庆起家,源于这座城,深耕这座城,了解这座城市的人,他们追随这座城市一起发展,也在推动着这座城市的发展。他们做的产品散发着城市的味道,见证着城市的变迁;慢慢的,他们中有的人也想参与和见证其他城市的成长,就像越来越多的外来者逐渐涌入这座城市一样,他们可能不再是这座城市的标志。

市场份额会被稀释,销售额会被压缩,渝派企业的本土之路未来究竟如何,有待时间去见证。

注: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今天头条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北京之窗网致力于资讯传播,希望建立合作关系。若有任何不当请联系我们,将会在24 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