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笑出地——-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长 楚水
非谓老楚同志楚某有某种怪癖,类似古人贾岛僧推或者敲,推敲月下门,而语不惊人,誓不罢休。
晨摘录《桐阴论画》及扬州八怪之华嵒,秦祖咏先生谓之:
“全是化工神境。磅礴郁积,无笔墨痕,当令古人歌笑出地。”
此处之谓化工,不是今天的化工原料或化工产品,而是指一个画家的笔墨水准与丹青造诣,达到一种境界,臻美至臻即为神境,方可称之为逸品。中国画讲究气韵,笔之为气,墨趣为韵,气韵,其实完全靠笔墨表现。而华嵒有化工神境,而无笔墨痕迹,自然没有气韵,这就让人目耳一新,别出心裁,故尔,祖咏先生云:
当令古人歌笑出地
---然而,怎么才算“歌笑出地”呢?又有点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记得老舍先生曾以清代诗人查慎行《次实君溪边步月韵》:
雨过园林暑气偏
繁星多上晚来天
渐沉远翠峰峰淡
初长繁阴树树圆
萤火一星沿岸草
蛙声十里出山泉
新诗未必能谐俗
解事人稀莫浪传
----蛙声十里出山泉之句,为齐白石命题作画,方有这张让人似乎听见青蛙叫声的传世名画,这可能就是秦袓咏先生所说的歌笑出地。如果用萤火一星沿岸草命题为画呢,当今画家能画出齐白石的水准吗?还记得《老残游记》中形容某一评书艺人声调之变换:
“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
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干仞,以为上与大通;
及至翻到做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做来峰上;
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
----用攀登泰山的过程,去描述声音愈高愈奇的变化,把没有形状的声音,写山了形状,如齐白石先生把没有声音的画面,画出了声音,这就是说水平与境界,可以谓之歌笑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