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文化强国推广计划艺术年度人物——沈林松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继承和发展中国书画艺术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为宣传书画艺术,展现书画艺术的精妙之处,媒体精选当代实力书画家,联合推出《文化强国推广计划》艺术年度人物,参展作品主题鲜明、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墨讴歌新时代,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沈林松,男,浙江桐庐人,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书法师,中国书画院理事,北京华夏兰亭书画院院士,子曰美术馆艺术委员。1962年出生于美丽的富春江畔,是富春山居图的实景地,不仅有中国著名美术大师叶浅予,也有国礼艺术大师、人民好书画陈兵老师。师承陈兵、潘怀湖,参加2019年全国华盛杯书法大赛荣获三等奖。

沈林松喜爱书法、爱学习,1981年应征入伍,1988年转业地方工作,从事乡镇机关工作,也从未放弃过书法,坚持书法应为民族而歌,为人民而抒情,在学习中不断进取,提高自己的书法涵养,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懈努力!

2020年6月大美中国·紫禁之巅——中国传世艺术名家陈兵携沈林松献礼故宫600年。

2020年7月应邀入编美丽中国组委会出版《2020书画影响力30家》书刊。

2020年8月应邀入编百年百家编委会出版大型《百年百家》珍藏典籍。

2020年9月百位艺术家献礼建党100周年活动。

2020年11月参加了当代最具有收藏价值艺术家的活动。

2020年12月参加首届翰墨春秋~全国书画名家作品。

《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荣获翰墨春秋艺坛杰出人物奖。

2020年12月由中国文礼部和中国信息协会参加屹立东方——新时代名家经典美术作品展活动。

2020年12月由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的与当代名家作品海内外推广工程2020—2021《艺术品投资参考》一书和当代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百年百家》我和我的祖国一书。

2021年1月参加(开年巨献)2021年中华艺坛年度杰出人物百家权威党政网媒体重点推荐工作,作品深受好评。

2021年4月百年翰墨,不负丹青书法活动和美术百科资料。

2021年4月被定位北京华夏兰亭书画院院士的职称。

2020年度有三位著名书画评论家:石振华为其评论《穷研篆籀,功省名成》和著名书画家刘建明老师为其《饱满圆厚,飞仪多姿》刘淼老师为其《法由师授写正宗,不遗余力弘文化》进行为其作品的评论。

穷研篆籀 功省易成
                             
——记著名书法家沈林松

笔势论有言,穷研篆籀,功省且易成。观赏当代著名书法家沈林松先生的书法作品,可知正是研究篆籀到峰巅,得其大功,取其大成的能家。篆书为诸书根本,这是书界共识,但是鲜有能家像沈先生这样,把这样的共识修炼成文化真谛,由此沈先生便是篆书研习与创作的领导者!

书法艺术除了讲究书性过人,还有一个法由师授功由户出的要求,跟谁学很重要。沈先生是大家陈兵弟子、又是大家潘怀湖的关门弟子,转师两门皆得入室点化,书法秘籍经由口传手授,自然是觉悟书道技高一筹!
他的篆书是以大篆为核心建立起来的法度体系。在笔法上,深师毛公鼎、石鼓文。极尽琢磨心追手临,把古文的刀法观意透彻,然后转换成挥洒自如的笔法,刚柔相济,饱满圆厚,极大提升了篆书的书写性,让篆书从刻勒形态进化成书法状态,可谓是借古开今的新推动。
因为他的篆书作品非常重视书法的书写性,所以书法线条的塑造意识就特别强,手法也特别多。以中锋行笔为力量的呈现方式,参意铰笔侧入的飞仪机智,写篆书也有一划之内变起伏于锋梢,一点之中殊衄挫于毫茫的千变万化。
书法,只要线条能变起来,即是活起来的境界。所以他的篆书创作以变化为精彩,笔势纵横,八面出锋,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在令人捉摸不定的铺陈中,把篆书写得如飘风骤雨惊竦竦,亦如落花飞雪何茫茫。在他的笔下,篆书不但骨力雄强,而且丰神多姿,朴茂与时尚并存,收益了富有张力的笔墨审美意象!
凡作书之法者,必有意在笔先的意识。沈林松先生作篆书,在落笔成墨之前,必预设字之大小、偃仰、摆拔、振动等等形神要妙,然后作书,必是凌空杀纸秋鹰逐兔的痛快!所以心笔能合一,情与书可同态,每每创作一幅篆书作品,必讲以书抒情的境界。这一点特别可贵,因为当代篆书常常会把篆书的当成了“画字”的过程,范式化的呆板,削弱了篆书机变要妙的含金量,常常让人感觉篆书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画出来的。沈先生的篆书之所以写意丰神,就是因为有以情绪驾驭笔墨运行的机理在起作用!
穷研篆籀,功省易成。他的篆书非书奴匠气,而是情融其中的神采飞扬。不但讲究笔法的灵活多变,还体现墨韵的浓淡干湿,重墨如崩云,轻墨是蝉翼,引之则如泉注,顿之必显山安!笔墨滑畅,非能家而不可为,非贤才而不可作!篆书大家风范,笔墨真实可观。

著名书画评论家石振华

 
 
 
 
 
 
 
 
 
 
 
 
 

Copyright © 2018-2026 北京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