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北京旅游诗选(二):新北京十六景(组诗)

◎胡翔(北京)

编者按:2010年10月,以《国家文化地理写作:概念与实践》(九州出版社,胡翔,ISBN978—7—5108—0688—9)为标志,“国家文化地理写作”概念正式出炉。胡翔《北京旅游诗选》以北京旅游资源为对象,采用“以纪来游、以文化人”的方式展开写作,成为推行“国家文化地理写作”最重要的写作实践。从本期起,将陆续推出《北京旅游诗选》系列,一是为北京旅游插上诗歌的翅膀,把北京旅游介绍给全国和全世界;二是在文化旅游蓬勃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冀为全国各地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提供诗歌方案;三是以此为契机,北京引领,全国联动,让壮丽的祖国河山和深厚的中华文化不断走向国际舞台的中央。

————————————————————————

北京旅游资源丰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燕京八(十)景”、北京十六景、新北京十六景、大北京十六景之说。当然不同的说法有些景点是重合的。其中,距今最近的,北京市旅游局主办的“新北京十六景”评选活动,从2009年4月11日开始,到10月12日投票结束,历经“网络海选”“网络决选”“专家评审”3个阶段,收到有效投票超过1400万张,其中包括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外选票。2009年10月23日最终诞生,结果是:八达岭长城、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故宫博物院、颐和园、天安门广场、天坛、北京王府井、什刹海(后海)、北京欢乐谷、圆明园遗址公园、明十三陵、北海公园、卢沟桥、国家大剧院、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一、八达岭长城

寂寞大荒①间,彼惟念中原②。

逶迤入塞云,凌厉销烽烟。

皇业③一何兴?兆黎④几曾安?

忽然秋风起,一撇又千年⑤。

【注释】

①大荒有两层意思,一是偏远荒凉的地方,二是时空中历史的远方。

②万里长城是中原王朝防备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屏障。有观点认为,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而不是古代中国中原政权的边界线。

③④皇业,帝王的事业。兆黎,古称天子之民,后泛指众民,百姓。

⑤最早的秦长城距今已有2000余年,最晚的明长城距今也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了。

【资料】

八达岭景区以其宏伟的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而著称于世。八达岭景区以八达岭长城为主。八达岭长城史称天下九塞之一,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在明长城中,独具代表性。

二、国家体育场(鸟巢)

京华烟云高且远,偏看老巢①驻新颜。

苍龙②启映向东风,朱鸟③开辰正中天。

纷纷赤子④几度孕,猎猎红旗⑤半天悬。

领略大哉千羽意⑥,两千相接五千年⑦。

【注释】

①老巢喻指千年古都北京。千百年来,多个民族的殚精竭虑,尽心尽力使北京不仅形成政治中心,也成为多民族文化交汇融合的中心地域,并作为华夏文明的组成部分,又不断地积累、传承、发扬与辐射,影响更为深远,而且恒久恒新。而“鸟巢”,“第四代体育馆”的伟大建筑作品,与“老巢”交相辉映,所以有“偏看”之趣,值得玩味。

②苍龙又称青龙,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灵兽。属中国传统文化四象(东苍龙、南朱雀、西白虎、北玄武之一)。二十八宿中东方七宿,即角、亢、氐、房、心、尾、箕这七宿的形状又极似龙形,合称苍龙。自黄帝授命于天,威泽四方,如今龙成为华夏民族乃至整个中国的象征。

③朱鸟一作“朱雀”, 属中国传统文化四象(东苍龙、南朱雀、西白虎、北玄武)之一。二十八宿中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之总名。七宿联起来像鸟形;朱,赤色,象火,南方属火,所以叫朱鸟。朱雀有“凤凰之祖”之称。凤凰是百鸟中最尊贵者,有“百鸟朝凤”之说。在建筑结构上,国家体育场(鸟巢)戏剧化的弧形外观,如同一个由树枝编织成的鸟巢。所以,诗中用“朱鸟”作为美的图腾和吉祥的象征,同时也饱含人们对国家体育场的美好希翼,对祖国腾飞的吉祥祝愿。

④赤子,此指全球奥运健儿。体育场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和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

⑤红旗,此特指2008奥运主办方中国五星红旗。在奥运会开幕式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歌声响彻云霄。中国代表团的健儿们斗志昂扬,在奥运会的赛场上勇夺金牌,所向披靡,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奥运会赛场的上空。

⑥化用“大哉千羽意,长见风云在”,象征羽翼既成的“鸟巢”见证奥运风云。

⑦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奥林匹克运动与五千年传承的灿烂中华文化交相辉映,共同谱写人类文明气势恢宏的新篇章。

【资料】

国家体育场(鸟巢)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鸟巢”的独特结构看上去像一个缠结着树枝的鸟巢,加上灯光效果后它甚至像一个生命体轻盈地悬浮在大地上,故名。“鸟巢”被誉为“第四代体育馆”的伟大建筑作品。作为史上首个举办过夏季和冬季奥运会开闭幕式的体育场,鸟巢已成为代表国家形象的标志性建筑,超越了纯粹的体育或建筑概念,被赋予更加神圣而深邃的社会意义。

三、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遥及鸟巢两景钩①,天圆地方②兹来究。

京城月浸水立方,寰县人惊膜结构③。

五彩纷呈④见滋味,八荒⑤咸集竞风流。

别有精灵越千年⑥,沛然不绝更悠悠。

【注释】

①国家游泳中心( 水立方)和国家体育场(鸟巢)分列于北京城市中轴线北端的两侧,水立方比邻鸟巢,隔马路遥相呼应,共同形成相对完整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形象。两景相“钩”还在于,水立方含蓄优雅但充满灵性,远看就像一层水在飘荡一样,与鸟巢形成鲜明的对比,一刚一柔,形成巧妙的搭配。

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的设计思想催生了“水立方”,它与圆形的“鸟巢”相互呼应,相得益彰。

③寰县,即宇内、天下。“水立方”的膜结构是世界之最。它是根据细胞排列形式和肥皂泡天然结构设计而成的,这种形态在建筑结构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创意十分奇特。

④有两层意思,一是“水立方”好玩的地方很多,既有深厚的水文化探秘,也有时尚的水景观呈现,博大精深、五彩纷呈;二是从外面看,“水立方”是一个蓝色的“水晶盒子”,确切地讲,它其实是一块色彩“魔方”。白天的“水立方”,是淡蓝色的。不过,夜晚的“水立方”,却蕴含着无限可能,因为,它可以是任何颜色的,甚至可以是各种颜色组合成的梦幻色彩。

⑤八荒也叫八方,指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八面方向,这里指来自全球各地的水上运动健儿,鏖战竞风流。

⑥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水是重要的自然元素,水是大自然的精灵。“世间繁华几千年,唯有水精最动人”(胡翔)。水是生命的起源,也是人类文化的母本。

【资料】

国家游泳中心又称“水立方”(Water Cube)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是北京为2008年夏季奥运会修建的主游泳馆,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建筑物之一。“水立方”作为国家游泳中心的特有名称,经过奥运的辉煌和荣光,现已成为具有独特价值的无形资产。

四、故宫博物院

几几春秋在,龙阙①究可猜。

金殿染黄月,红墙隔绿槐。

尘落王气浮,雨过紫云开。

上元一夜灯,盛期又重来②。

【注释】

①龙阙,即帝王的宫殿。这里指北京故宫。

②2019年1月6日,故宫博物院“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面向公众开放。展览以“祈福迎祥、祭祖行孝、敦亲睦族、勤政亲贤、游艺行乐、欢天喜地”六大主题,全面展现清代宫廷过年习俗。值得一提的是,这是首次复原“天灯”和“万寿灯”。立天灯、万寿灯是清代早中期过年最盛大的活动之一。

【资料】

北京故宫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这里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代的皇宫,现辟为“故宫博物院”。故宫的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五、颐和园

历劫哭无前,恭惟更有年。

水①拖半天碧,山②接几堤烟。

楼台③月隐空,长廊④星移远。

知鱼⑤何得趣?听鹂⑥须尽欢。

金光穿洞⑦开,铜牛⑧望我还。

竹影⑨和诗瘦,花径⑩与人闲。

帝词⑾任千句,东风又一帆⑿。

皇家复水乡,美哉颐和园。

【注释】

①②颐和园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这里描述的“水、山”分别指昆明湖、万寿山。

③④颐和园有四大部州汉藏建筑群,以及智慧海、佛香阁、排云殿、月波楼等楼阁亭台,甚为壮观。而长廊,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1992年被认定为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列入“吉尼斯世界记录”。

⑤园内东南角有一石桥,桥头石坊上有乾隆题写的“知鱼桥”三字额,是引用了庄子和惠子在“秋水濠上”的争论(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而来的。

⑥听鹂馆原是乾隆皇帝为其母所建,内有两层的戏台,因古人常借黄鹂鸟的叫声比喻音乐的优美动听,故名之为“听鹂馆”。在德和园大戏楼建成前,慈禧经常在这里看戏、宴饮。

⑦位于昆明湖上的十七孔桥每年到了冬日的时候,便会出现“金光穿洞”的美景,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⑧铜牛在昆明湖东岸,十七孔桥东桥头北侧,为镇压水患而设。乾隆二十年1755年用铜铸造,称为“金牛”。这只铜牛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镀金铜牛。

⑨⑩有这样一幅对联“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形象地道出了这里的清朗静谧、朦胧神秘,给人以无尽美感。

⑾清漪园建成后,乾隆帝非常喜欢这座山水园子,每年数次前往游观,光吟咏清漪园的诗就多达1500余首。

⑿游船是颐和园一道独特的风景。所谓“东风且莫催归舟,人在翠影白帆间”(胡翔)。这里“风、帆”有一语双关之意,既是游船的实景再现,也是诗人扬帆远行的生动写照。

【资料】

颐和园是中国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咸丰年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直至光绪14年才得以重建,并改名为颐和园,而后颐和园又曾先后两次遭到破坏,与承德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199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六、天安门广场

圣地何以量?寄傲悠悠长。

湘音①城楼飞,华表石犼②望。

遗痕③惊睡狮,英勋载碑堂④。

皇门⑤承天运,御河⑥润大邦。

旗开万羽⑦随,日出⑧百姓仰。

天安丽日⑨景,世说几沧桑⑩。

【注释】

①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毛泽东用浓重的湖南口音庄严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②天安门前后各有一对汉白玉的柱子,名字叫华表(又称作望柱)。华表上石犼(读hǒu,中国神话传说中北方食人之兽)蹲立,下面横插云板,柱身雕刻云龙,该华表与天安门同建于明永乐年间,迄今已有500多年历史。由于天安门门前那对华表上的石犼,面向宫外,后面的那对华表上的的石犼,面向宫内,故在古老的传说中,人们把宫前的石犼叫“望君归”,意为盼望皇帝外出游玩不要久久不归,应快回宫料理国事;面向宫内的石犼叫“望君出”,劝戒皇帝不要老待在宫内寻欢作乐,应常到宫外去了解百姓的苦难。

③在天安门前、金水桥边有一对儿石狮子,两只狮子的肚子上都有一道深坑。传说这两道深坑,是明末的反王李自成用枪扎出来的枪痕。

④天门广场有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等重要碑堂建筑。

⑤天安门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最初名“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设计者为明代御用建筑匠师蒯祥。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更名为天安门。

⑥玉河,即御河,元代也叫金水河。又因金水河形似玉带,有人又称玉带河。元代马祖常有《玉河诗》曰:御沟春水晓潺潺,直似长虹曲似环。流入宫城才咫尺,便分天上与人间。

⑦升旗仪式之后放飞一万只鸽子,象征国家和平,没有战争。

⑧“日出”象征祖国如日之升,辉耀在世界的东方。并且让人请不自禁地歌唱:“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⑨天安门广场被评为“北京十六景”之一,景观名“天安丽日”。

⑩天安门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座落于我国首都北京市中心,六百年来历经风雨飘摇,见证了中华大地的历史变迁。

【资料】

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地处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北起天安门,南至正阳门,东起中国国家博物馆,西至人民大会堂,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达44万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人举行盛大集会,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

广场地面全部由经过特殊工艺技术处理的浅色花岗岩条石铺成,中央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庄严肃穆的毛主席纪念堂,天安门两边是劳动人民文化宫和中山公园,与天安门浑然一体,共同构成天安门广场。1986年,天安门广场被评为“北京十六景”之一,景观名“天安丽日”。

天安门广场记载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五·二〇运动都在这里为中国现代革命史留下了浓重的色彩,同时还是无数重大政治、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是中国从衰落到崛起的历史见证。

七、天坛

皇天后土几回祷①,韶乐②不尽飞赤霄。

山河憔悴殇切切,君臣穆肃奉滔滔③。

降福九五邦储厚④,镇石七八北斗高⑤。

怜拯苍生圣德在,须知乾坤秋更老。

【注释】

①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据史料记载,有正式祭祀天地的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年,尚处于奴隶制社会的夏朝。中国古代帝王自称“天子”,他们对天地非常崇敬,明清修建、修缮、扩建,合祭皇天后土,分别在圜丘坛(冬节)和祈谷坛(孟春)举行祭天、祈谷大典。

②中和韶乐(天坛神乐署中和韶乐)源于中国古代雅乐,又名郊庙乐,是一种将礼、乐、歌、舞融为一体的传统典礼音乐。它是明清两朝举行祭祀、朝会及宴飨活动时所使用的音乐,也是中国古代最具典型意义的传统宫廷音乐,历史源远流长。

③句写山河憔悴、五谷不升,所谓“五谷不升,谓之大侵”(《谷梁传·襄公二十四年》),怜爱苍生社稷的帝王携众臣虔诚地祭天祈福。“滔滔”既是觞酒滔滔的形象再现,也是拳拳之心的抒情表达。

④九和五均为《易》卦爻位名,总体就是“至数”的意思,是最大的、最全的福。邦储丰厚,安民固国。

⑤天以高为尊,地以厚为德。增泰山之高,加厚小丘之基,以报天地,是帝王报天地受命之德的一种重要礼仪。传说明成祖因梦指引,按照北斗星的方位排列七块寓意泰山七峰的巨石作为镇石,即七星石;然而,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是源自东北“白山黑水”间的满族建立的,满足入主中原后为表明满族为华夏一员,乾隆皇帝诏令于东北方向增设一石,即共有八石,有华夏一家、江山一统之意。

【资料】

天坛公园原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皇天上帝的场所。天坛分为内、外两坛,内坛由圜丘、祈谷坛两部分组成,内坛北部是祈谷坛,内坛南部是圜丘坛。外坛为林区,广植树木,外坛的西南部有神乐署,是明清时期演习祭祀礼乐及培训祭祀乐舞生的场所。天坛公园现保存有祈谷坛、圜丘坛、斋宫、神乐署四组古建筑群,有古建筑92座600余间,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形制最完备的古代祭天建筑群,199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八、北京王府井

红尘一顾正悲秋,城中相识尽繁稠。

王府①旧梦犹自在,珠玑罗绮满眼收。

殷勤看过一眼井②,嗟问甜水③何所有?

回头别有千般韵,金街④仔细看风流。

【注释】

①辽、金时代,王府井只是一个不出名的村落,后来忽必烈定都北京,建立元朝之后,这个小村落开始热闹了起来,并有了“丁字街”的称呼。到了明成祖在位的时候,朝廷在这一带建造了十个王府,便改称十王府或者十王府街。明朝灭亡了以后,王府也随之荒废了,以至于后来街上只有八座王府,人们便改称它为王府街。清光绪、宣统年间,王府街逐渐繁华起来,街道两旁出现了许多摊贩和店铺,还有一个“官厅”,成为当地有名的一个市区。因此王府井的王府代表的是八座王府,而不单单代表某一座王府。

②在威莎(WEEKEND)店之前有用铁链子圈起的井盖,记录着王府井得名的缘由。此街始建于元代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历有“十王府街”、“王府大街”之称。据考证,得名“王府井”,渊于明中叶以来街上的一口水井。

③《乾隆京城全图》和民国2年(公据清光绪十一年《京师坊巷志稿》记载,北京内外城共有水井数1258个,大多水质咸苦,只有极少数甘甜,能饮用的不多,而十王府井则在甘冽可用之中。

④在很多地方,最繁华的商业街都被称之为金街,王府井大街在北京也被称之为金街。

【资料】

王府井大街(Wangfujing Street)全长1818米,从南至北共分为4段,东长安街至东单三条段,长度为280米;东单三条至金鱼胡同段,长度为548米;金鱼胡同至灯市口大街段,长度为344米;灯市口大街至五四大街段,长度为646米。其中,东单三条至金鱼胡同段是北京知名的商业步行街“王府井步行街”。

王府井大街是一条具有数百年悠久历史的商业街,在北京享有“金街”美誉。

九、什刹海(后海)

春风先到惹闲愁①,河灯迟上祈隆佑②。

银锭观山③山得势,翠锦④流金金挹秀。

楼台⑤有意占日月,池苑⑥未老共春秋。

一脉连通中南海⑦,三海⑧润泽帝王州⑨。

【注释】

①作为燕京胜景之一,什刹海是一个凝聚名流、寄托闲愁的好去处。什刹海有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明代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米万钟及诗人三兄弟袁崇道、袁中道、袁宏道,清代大词人纳兰性德等文化名人的典故轶事。当代,诗人于此,更是平添闲愁几许。

②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佛教界举行盂兰盆会,晚清时在什刹海附近的广化寺等寺庙,凡有条件的均举行规模不等的盂兰盆会。盂兰盆会还有一项重要活动是放河灯。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来,什刹海寺庙办盂兰盆会、烧法船、放河灯等活动逐渐衰落。1988年是北京国际旅游年,在8月下旬曾在什刹后海举行了连续三晚的放河灯活动,谓之“什刹海河灯游园晚会”,吸收了很多人参加。1998年后,什刹海前海、后海增加了“水上游”的旅游项目,可以乘橹船放河灯。而放河灯的时间不限于中元节,春、夏、秋泛舟时均可以放。观灯人群相互喝彩,共祈祖先保佑,国泰民安,天下升平。

③北京什刹前海与后海连接处有一座形似银元锭宝的石桥,南北横跨在连接两海的细脖处,桥体用汉白玉大理石砌成,体白如银,老百姓又管元宝叫做“锭”,故称“银锭桥”,银锭桥长12米、宽7米、高8米、跨径5米,有镂空云花栏板五块、翠瓶卷花望柱六根。站在桥上向西眺望,可见西山景色,故银锭桥被视为北京城内看西山之第一绝胜处。

④在什刹海域内王府花园名“翠锦园”,取之于天下美景汇聚之地。

⑤⑥概指什刹海风景区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⑦什刹海水域面积33.6万平方米,与中南海水域一脉相连,是北京内城唯一一处具有开阔水面的开放性景区。

⑧什刹海包括前海、后海和西海三个水域及邻近地区,与“前三海”(北海、中海、南海)相呼应,俗称“后三海”。

⑨帝王州即帝王居住的地方。北京从元朝开始就成为了中国的首都,一直到现在已经有700多年历史了。帝王州在这里指京城。

【资料】

什刹海,是北京市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区。位于市中心城区西城区,毗邻北京城中轴线。水域面积33.6万平方米,与中南海水域一脉相连,是北京内城唯一一处具有开阔水面的开放型景区,也是北京城内面积最大、风貌保存最完整的一片历史街区,在北京城规划建设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什刹海包括前海、后海和西海(又称积水潭)三个水域及临近地区,与“前三海”相呼应,俗称“后三海”。什刹海也写作“十刹海”,四周原有十座佛寺,故有此称。清代起就成为游乐消夏之所,为燕京胜景之一。什刹海景区的不少古建筑在北京城市建设发展史上及政治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主要代表有恭王府及花园、宋庆龄故居及醇王府、郭沫若纪念馆、钟鼓楼、德胜门箭楼、广化寺、汇通祠、会贤堂。

著名的《帝京景物略》中则以“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来赞美什刹海的神韵。什刹海景区风光秀丽,被誉为“北方的水乡”。随着游客的增多,这里逐渐出现了一些古文化商店、小吃街和酒吧等,因此,也成为了京城文化街之一。

十、北京欢乐谷

爱琴海①边寻琴踪,大西国②里拂鸿蒙。

峡湾③半为草木绿,中甸④几成日月红。

玛雅⑤失落结谜雾,蚍蜉⑥撼树策勋功。

莫在此际贪欢乐⑦,但向远处酌露琼。

【注释】

①爱琴港主题园区。爱琴海是希腊半岛东部的一个蓝色系海洋,它不仅是西方欧洲文明的摇篮,对世界各国旅客来说,更是浪漫情调旅程的象征。园区分成三部分:因火山废弃的城镇、新的海湾和文化古迹。因此在建筑形式上,有古代希腊特色的神庙、大型梁柱,也有反映现代希腊特色的小镇建筑。

②亚特兰蒂斯主题园区。亚特兰蒂斯位于欧洲到直布罗陀海峡附近的大西洋之岛,又称为大西国。亚特兰蒂斯(Atlantis)园区是公园的重点核心区域,再现了一个沉落海底的远古文明的生活场景,一切都是围绕着亚特兰蒂斯人如何开采、制作、使用水晶而展开。

③峡湾森林主题园区。园区拥有生态树林、极限运动场、华侨城大剧院、华侨生活艺术馆,主题商店“快乐集锦”“梦的角落”、餐饮设施“极限商亭”“一轮弯月”。

④香格里拉主题园区。香格里拉(Shangri-la)藏语意为“心中的日月”。中甸指中国的香格里拉,那里有澄碧的蓝天、漫山开放的杜鹃和神秘幽静的藏传佛教寺院,远处的雪山熠熠生辉。园区以梦幻中的香格里拉、西藏风情小镇为主要景点。

⑤失落玛雅主题园区。玛雅文明是最古老而充满智慧的一个部落种族。让人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诞生于热带丛林而不是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玛雅文明与奇迹般地崛起和发展一样,其衰亡和消失充满神秘色彩。园区以考古、教育、农业、生态群落知识为背景,项目设置上注重野外教育,通过环境、项目特色融入的中美洲文明之中。

⑥蚂蚁王国主题园区。因常年放映电影《小蚁大厨》得名。现改为甜品王国,所有游乐项目分别用不同的甜品造型筑造包装。

⑦欢乐时光主题园区。展现“动感、时尚、炫酷、未来”四大核心主题。

【资料】

北京欢乐谷是集国际化、现代化的主题公园。设置了50余项主题景观、10余项主题表演、30多项主题游乐设施、20余项主题游戏及商业辅助设施,每天提供近80场的表演,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十一、圆明园遗址公园

移天缩地①风景异,共看圆明②能几时?

一夜火烧废墟在③,只留惊叹和寒泣④。

【注释】

①圆明园造景的意境和取材十分广泛,它汇聚了中国与外国,以至“天上”、“人间”的诸多美景浓缩于这一皇家御园之中。除了仿建江南的山色湖光和一些私家园林的精华,御园之中的建筑景群,还有取自历代著名山水画中遐想的诗情画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宫幻境,甚至大胆地建造了外国古典建筑群体。正如中国近代学者王运在他的《圆明园词》中所说的:“谁道江南风景佳,移天缩地在君怀。”圆明园作为“东方梦幻”艺术的杰作和最高典范,不仅是东方文明的精魂,也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②雍正帝这样解释“圆明”两字:“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圆”是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

③清朝是中国两千年皇朝历史的最后一个皇朝。圆明园全盛时期的景色,见证了大清帝国夕阳时最后的辉煌。火烧圆明园无疑是历史上最为野蛮恶劣的文化毁灭行为。一代名园圆明园的毁灭,既是西方侵略者野蛮摧残人类文化的见证,也是文明古国落后了也会挨打的证明。

④每个中国人对圆明园,都是有一种复杂感情的,惊叹前世之美丽,苦痛近代之国难。

【资料】

圆明园始建于康熙46年(1707年),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园组成。占地350公顷(5200余亩),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2100亩),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

圆明园遗址公园建成于1988年,仅存山形水系、园林格局和建筑基址,假山叠石、雕刻残迹仍然可见。在“西洋楼”旧址建有园史展览馆,供人瞻仰凭吊。

十二、明十三陵

天寿形胜势无衰①,犹认帝陵龙虎怀②。

神路③肃肃纷纭多,无字碑石④任尔猜。

【注释】

①是说十三陵所处的天寿山麓形胜势盛,为风水宝地。

②在陵园神道左、右有两座小山。东为龙山(也叫蟒山),形如一条奔越腾挪的苍龙;西为虎山(俗称虎峪),状似一只伏地警觉的猛虎。中国古代道教有“左青龙,右白虎”为祥瑞之兆的传说,“龙”、“虎”分列左右,威严地守卫着十三陵的大门。

③神路起于石牌坊,穿过大红门,一直通向长陵,原为长陵而筑,但后来便成了全陵区的主陵道了。该道纵贯陵园南北,全长7公里,沿线设有一系列建筑物,错落有致,蔚为壮观。

④十三陵中只有明成祖朱棣的长陵的石碑刻有“大明长陵神功神德碑”字样,以及下面刻有朱棣儿子为其题写的3000余字的碑文,其余的十二陵的石碑上都没有碑文,属于无字碑。

【资料】

明清皇家陵寝指建于明清时期的皇家陵寝建筑群,2000年——2004年,清西陵、明显陵、清东陵、明孝陵、明十三陵、盛京三陵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现在的明清皇家陵寝分布于北京市、河北省、湖北省、江苏省、安徽省、辽宁省。位于北京的明清皇家陵寝中最著名的便是明十三陵了,它是明朝迁都北京后十三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成,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

十三、北海公园

剪却皇家多少怨,只剩风雨锁禁园。

湖波①澹澹拂古月,琼岛②缈缈借尘烟。

白塔③峨峨览帝阙,少年洋洋行歌船④。

阳春信步赶水景,便觉和气满皇天。

【注释】

①②全园主要由北海湖和琼华岛组成。北海湖波澹澹,月弯弯。琼岛传说是用美玉建成的仙境宝岛,另据神话传说,琼华是琼树之花(华即花),生长在蓬莱仙岛上,人吃了可长生不老,此亦表示该岛是仿瑶池仙境建筑的。北海湖、琼华岛,给全园增添浓厚的梦幻色彩。

③湖口琼华岛上建的藏式白塔为全园标志。

④影片《祖国的花朵》主题歌《让我们荡起双桨》,描绘了新中国的花朵们在洒满阳光的湖面上,划着小船尽情游玩、愉快唱歌的欢乐景象。这首歌曲的创作,和北海公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资料】

北海公园位于北京市中心区,城内景山西侧,在故宫的西北面,与中海、南海合称三海。属于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全园以北海为中心,面积约71公顷,水面占583市亩,陆地占480市亩。这里原是辽、金、元建离宫,明、清辟为帝王御苑,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园林之一。

十四、卢沟桥

卧虹千尺惊大寰①,风光尽作雾里看。

远树苍郁云影旧,疏星寥落晓月②寒。

沉寂多时狮子③吼,梦游几度野水蓝。

多少行人此来往,但留东风襟怀间。

【注释】

①卢沟桥横跨卢沟河,如长虹卧波。卢沟桥为十一孔联拱桥,在《马可·波罗游记》中它被形容为一座巨丽的石桥,后来外国人都称它为“马可波罗桥”。大寰即地球、全球。

②古时候,每当黎明斜月西沉之时,明月倒映水中,更显明媚皎洁,所以“卢沟晓月”从金章宗年间就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1698年重修时,康熙帝下令在桥西头立碑,记述重修卢沟桥的事。桥东头则立有乾隆帝亲笔题写的“卢沟晓月”碑。

③卢沟桥桥面两旁有石栏杆,栏杆望柱头上雕刻着石狮子。501个石狮子历经金、元、明、清、民国、新中国各个时期的修补,融汇了各个时期的艺术特征,成为一座自金代以来历朝石雕艺术的博物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因此,在这里,狮子还喻指苏醒的东方雄狮,即中国。

【资料】

卢沟桥亦称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处,丰台区永定河上。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

十五、国家大剧院

五十斯年①不寻常,泱泱巨都筑殿堂②。

宝器当为全亚惊③,高穹且作赤寰仰④。

湖光月色⑤孕泰和,清音雅曲润周邦⑥。

文化复兴盛期在,精华一片与天长。

【注释】

①国家大剧院1958年毛主席和党中央批准立项。新千年前后,从筹建到施工建设,于2007年正式投入运营。前后经历了50年时间。

②国家大剧院是中国国家表演艺术的最高殿堂,中外文化交流的最大平台,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基地。

③宝器泛指示珍贵的器物。“镇厅之宝”——管风琴,是亚洲最大的管风琴。

④中国国家大剧院整个壳体重达6475吨,东西向长轴212.2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穹顶。

⑤国家大剧院形似金蛋,壳体外围环绕着水色荡漾的人工湖。湖水如同一面清澈见底的镜子,一到晚上,波光与月色交相辉映,共同托起中央巨大而晶莹的建筑。

⑥清音雅曲泛指在国家大剧院演出的所有剧目。周邦即举国。

【资料】

中国国家大剧院(National Centre for the Performing Arts of China)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标性建筑,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西,人民大会堂西侧,由主体建筑及南北两侧的水下长廊、地下停车场、人工湖、绿地组成[1] 。

十六、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亘初苍苍复与论,几回梦寻北京人①。

石头②磨过销日月,火光③射去烂乾坤。

粉妆④长弄染春色,鸟巢⑤高居入秋云。

襟山带林重重谜,散作洞天第一勋⑥。

【注释】

①1929年,在北京周口店的山洞里,中国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这就是名震世界的北京人。北京人作为现代中国人的直系祖先之一,被写入中国历史教科书。

②③开始使用石器、使用天然火,人类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种自然力的能力。

④据说经过英国迈克尔.苏立文的考证,北京人用骨针缝纫兽皮衣服、用穿孔石珠和涂抹赤铁矿粉打扮自己,并断言这是迄今所知中国文明历史最早的有意识的化妆行为。

⑤鸟巢,即模仿鸟类筑巢造窝。穴居和巢居是我们祖先为适应环境而进行的创造性体现。

【资料】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在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脚下,始建于1953年,是一座古人类的遗址博物馆,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18年,瑞典科学家安特最早发现了周口店,新中国成立之后,科学家们继续对周口店遗址进行发掘和研究,获取了大量的宝贵资料,至今,考古学家们已经发掘出40多个尸体的头盖骨、下颌骨、牙齿等化石和丰富的石器、骨器、角器与用火遗迹。

————————————————————————

(胡翔 /城市学者、诗人)

Copyright © 2018-2026 北京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