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喜迎二十大 翰墨颂国庆》——特别推荐艺术家 赵建国

 

摘要:在这个时代,涌现了许许多多富有时代气息、个人风格鲜明的艺术家。他们以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不断努力,不断创新,通览古今,融贯中西,使中国书画艺术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将中国艺术逐步推向世界艺术之顶峰。为发掘展示当代艺术家风采及优秀作品,《喜迎二十大 翰墨颂国庆》特别推荐艺术家大型活动,面向全国及大众展示当代艺术名家风采

 

 

赵建国,笔名: 奇峰,号画坛奇痴。男,1950 年9月出生,辽宁凌源人。1969 年参军,并在师警卫连兼板报宣传员,曾结业于凌源县第一届美 术学习班、东方美术电视函授学院国画专业(中央电视台主办)。现为海内外书画艺术联谊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艺术市场研究中心调研员、创作委员。中国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书画院会员。

自幼酷爱美术,曾师从书画家李文胜、刘玉国,1986年始在辽宁朝阳二建总公司兼厨窗与现场宣传画多年。书画作品参加在日本秋田市主办的第二届东方书画作品国际交流展,被海内外书画艺术联谊会收藏。多件作品在首都天安门广场的历史博物馆展出。1998年5月---2000年在北京参加由文化部华夏文化促进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艺术市场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文化艺术研修会,其作品获精品奖。参加“99世界华人艺术家精品博览会”其作品获“百名艺术英才”铜质证书。其作品及传略被辑入《中国艺术人才书画作品展精品集》《世界华人艺术名家精品博览》《世界华人艺术家大辞典》《跨世纪中国书画篆刻家大辞典》《中国当代卓越书画篆刻家大辞典》《二十世纪中国人物大典》等多种辞书。并被国内外多家艺术机构授予“国际书画艺术家”荣誉称号。《国际名片》

 

 

不拘一格 雄浑气派

——记著名画家赵建国先生

画坛奇痴赵建国的山水画不恪守于一家一派,兼具北派山水的雄浑之气与南派山水的灵秀之韵,既有形质和大度,更有情致和灵性。赵建国山水画充满生活气息,无论是苍山一隅,还是崇山峻岭.都极其考究,以灵动之笔造就雄秀山水,蓊郁幽深、静寂灵韵、沉雄华滋、逸秀可赏,鸟声涛声.恍若仙境。观赏赵建国的画.在领略其清新隽美、沉雄华滋的同时,还能看出画家为融众家之长,成自家之法所作出的艺术探索。非同一般的构图境界与表现手法。 幅幅灵秀,张张出彩。 既有传统的笔墨,又有现代朝气。 酣畅淋漓,观赏极为舒畅.笔画描出大自然的优美,幅幅精品。

 

赵建国以山水画的动人之魂来寄托自己的情怀,抒发自己的感悟。他的山水画大胆落墨,随意挥洒,让自已胸中之气转化为笔下之气,浑厚质扑、笔法洗炼、挥洒自如、豪放潇洒。他作品的构图满而不塞,虚实聚散,集聚变化,达到“笔境兼夺”的境界,看他的山水画,不仅能让人感受到雄浑壮伟、妩媚秀色、苍劲丰骨的独特魅力,还使人感受到清新、雅趣、心悦的艺术境界。

 

赵建国从艺数十年,从传统入手,形成自己独立的绘画风格。他的山水画气势磅礴、风樯阵马、水墨交融、变化万千,把北方山水的苍劲刚健表现得自然和平淡,达到了万笔如一、自然融合的创作效果。此外,他的山水画还有一种生动的气势和非凡的韵致,在浓淡、虚实的笔墨空间中呈现了丰富、强烈的诗意化美感。更为可贵的是,赵建国的山水画创立了用大笔画水法,在皴法上将各种古代皴法结合起来加以变化,似卷云又似披麻,更似拖泥带水皴,既能表现现代社会复杂的山石林木,又能体现新的时代风貌,也反应了画家的思古情怀和文人情结。

赵建国的山水画,继承了中国传统绘画“壮美”意境的表现,既强调了中国画的民族特色,又有笔墨风格上的创新。壮美的黄山、秀丽的江南,在他的描绘下都呈现出独具一格的艺术意境。

华夏翰墨著名艺术评论家:薛然

2021年4月23日

 

 

 

 

 

 

 

 

 

 

 

 

Copyright © 2018-2026 北京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