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翰墨颂国庆》——特别推荐艺术家 王健
摘要:在这个时代,涌现了许许多多富有时代气息、个人风格鲜明的艺术家。他们以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不断努力,不断创新,通览古今,融贯中西,使中国书画艺术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将中国艺术逐步推向世界艺术之顶峰。为发掘展示当代艺术家风采及优秀作品,《喜迎二十大 翰墨颂国庆》特别推荐艺术家大型活动,面向全国及大众展示当代艺术名家风采。
王健,男,汉族,1964年10月出生于山东临沂,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专业,山 东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山东老年书画》报主编。
从艺二十余年,擅草书,好隶书。草书作品极力尊崇晋代王羲之“韵媚婉转,清新自然”和唐代怀素“骤雨旋风,飞动圆转,虽多变化,而法度具备”的艺术特色;隶书作品钟情于清代伊秉绶“博大沉雄,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受古代前贤的影响,逐渐形成了自己“行云流水,笔力酣畅,气脉连贯,形神兼具,犹如银河滔滔随墨来”的艺术风格。部分作品曾发表于《光明日报》、《中国书画》(国家艺术类核心期刊)、《中国民族书画》(国家艺术类核心期刊)、《名家北京》(投资鉴赏)、《齐鲁人物》等刊物,部分作品先后参加了在全国政协礼堂、国家博物馆、北京炎黄艺术馆、北京琉璃厂“仁和苑”美术馆、山东省美术馆、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图书馆、济南荣宝斋等多处艺术场馆的展出。2004年9月,作品荣获第一届全国中国书画收藏双年展优秀奖;2005年6月,作品入选“岳安杯”第一届国际书法作品展暨国际书法论坛;11月,作品参加第二届中国收藏文化博览会被该组委会专题策划,向社会广泛推介;12月,作品荣获中国电影百年书画大展佳作奖;2006年1月,由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人物周刊、中国财富论坛杂志社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当代名人论坛”组委会专家评委会评定为“2005年度中国十大书画艺术名人”;2006年10月作品入展中、日、韩三国共同举办的第十届BESETO美术节。部分作品入编《中国美术年鉴》、《新中国美术年鉴》、《中国美术选集》、《文脉传承》、《画界·推界——中国书画家优秀作品集》、《中国艺术大家》(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艺术大家·精编版》(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等多部书画典籍。
部分作品先后为敦煌美术馆、雷锋纪念馆、闻一多纪念馆、燕州书院、山东省档案馆、焦裕禄纪念馆等场馆收藏。
草书飞舞寓性情
谭生
在唐代,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被当时称作“三绝”。
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曾赞叹张旭的草书说:从前张旭擅长写草书,不从事其他的技艺。喜悦愤怒,窘迫困惑,忧郁悲伤,欢乐安逸、怨怒憎恨、思念仰慕、沉酣狂醉、空虚困乏、郁郁不平,感情上的种种波动,必定在草书当中抒发出来。他观察世间万物时,看见山川崖谷,鸟兽虫鱼,草木开花结果,日月群星,风雨水火,雷霆闪电,歌舞战斗,自然界事物的运动变化,凡是能够使人感奋使人惊异的,一齐倾注在草书里了。因此张旭的草书变化万端如鬼斧神工,莫测高深,张旭以书法终其一生而名垂千古。
历史上评价张旭的草书,一般认为是大草、狂草。体势连绵,笔意奔放,写到极致处,甚至成为“一笔书”,意思是连绵不断如一笔写成。
山东书法家王健的草书,也是继承这种传统,通篇笔势连绵而有拱向背,能从笔锋萦带中见到顾盼呼应、贯穿一气的精神。
人们常说“字如其人”,是因为一个人的书法直接受到他的美学趣味的制约,而美学趣味的形成常和他的思想感情、性格气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书法艺术中,往往有着作者思想性格的某种形式的表现。正因如此,韩愈才会对张旭草书作出那样的评述。
清代画家恽格说“笔墨本无情,不可使运笔者无情。”书法只有注意了“心”和“情”的修养和孕育,才能有诸中而形诸外,得于心而应于手,从而穷变态于豪端,合情调于纸上。书法之美,是从笔迹中流露出来的各种心情之美。尽管不同时期对书法的评价标准不尽相同,但有一个标准基本是统一的:力求达到或接近这样一个抒情的境界。王健的草书也是这样,那些大开大合、疏密相间的章法中,是或轻或重、或实或虚的线条,优美飘逸,灵动跳跃,与浪漫的诗词内容相得益彰,正是他情感的反应,也是他自己在对诗词理解基础上的再度演绎与创作。
原载于2013年8月15日《光明日报》
铁点银钩师上法 锋纤往来文人功
——记著名书法家王健
书法自古文人之修,有优秀的文人修养,再作翰墨便可以精彩写出书法的文化品味。如若书法缺少了文化品位,是谓书匠。观赏当代书法家王健先生的书法作品,了然可断定,他就是让文人书风古今永传的翰墨贤家!其书法品质基于人文修养而作表达,诸书皆成,尤以放手写心的草书作品令人万分折服!
他写草书,非常重视法度修炼,也非常关注笔墨写自如的洒脱体验。如果草书仅写既有的法度,难免拘于法,不能写得挥洒自如。如果书法只有自如,脱越了规矩整饬,草书就容易掉进江湖体的坑里去,写出草书不入格神仙不认得的尴尬。反观王健先生的草书作品,有取法为上的价值观!也有写自如有洒脱。他的草书参意章草之法,对十七帖、中秋帖、伯远帖这些晋代文人法帖琢磨很深,形断意连,牵丝映带,笔墨表现得就是一派天朗气清,萧萧雅致的风度,此是取法为上的证据。另外,他的草书深师怀素法帖,妙于瘦!写出了铁点银钩,高低有趣的笔墨意象,可以在一划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也可以在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非常重视线条的塑造结果,把草书本为线条艺术的真谛表现得无以复加!他作飞仪多姿的线条,就是全能式地掌握了笔墨速度和力度的调节!速度快时如惊雷驰电,一气呵成,写得如龙跳天门!速度慢下来,顿挫有效,作研精播布,把纸面当成楚江之江面,行笔墨如激楚浪以成文,复如惊蛇之透水!张驰有序,执笔于手,运笔于心,心手双畅,写草行正是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所能成的上乘功夫!力度合以速度,大笔落下来,意在笔先,凌空杀纸,写出来的线条就是鸿飞兽骇的姿态。细韧之笔,妙作手腕之力,使转自如,写出来线条则纤纤乎如新月之出天涯。轻落点画,绝而不离,点的姿态万千变化,落落乎如众星之列河汉!由此可见,他的书法在师怀素之时,亦有取法孙过庭书谱的努力。笔墨运作,尽师前贤先圣法帖,所以取法为上!又有春秋不辍,尽心磨砺的付出,所以得法亦为上乘,笔墨之自如,如行云流水,亦如约花分柳,刚柔相济,微肉而多骨是为上!
铁点银钩师上法,锋纤往来文人功。在当下,能看到这种丰神多姿,伸缩得体,不激不厉的正宗草书作品,已是稀有鲜见的机会。所以,王健的书法不但是其个人文人修养的成绩见证,也是当代书法艺术借古开今的公共成就。将这种书法铺陈于当代书坛,就有草书之渊妙,代不绝人的释然!先生作书法,以法为本,以文化为体,本体相合,大功告成。
著名书画评论家 史峰 2020年12月23日
醉春风40cmx68cm
宋曾几《三衢道中》68cmx136cm
宋欧阳修《蝶恋花》90x90cm
清风明月68x68cm
春华秋实
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68X136cm
清王国维《人生三境界》68cmx136cm
翰逸神飞136x50cm
笃行40x20cm
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 唐人句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对联)180x50cm
岳阳楼记之一
岳阳楼记之二
岳阳楼记之三
岳阳楼记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