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贵族精神

(高云贵)电影《无问西东》正在热映。其中,王力宏饰演的沈光耀,赚取了观众最多的眼泪。他投笔从戎,参加空军,在一次战斗中驾机冲向日舰,与敌同归于尽。沈光耀的原型,乃是有“笕桥之鹰”之称的沈崇海,他忠实地践行了当年我中央航校(即我笕桥航校)之校训:“我们的身体、飞机和子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

其实,当年何止一个沈崇海,我中华民族每一个抗日志士都是“沈崇海”。当年,我祖父兄弟计10人,就有6人投奔黄埔,8人直接参加对日作战,都为我中华民族的独立而流过血流过汗,有的还在抗战中以身殉国。这实在是我全民族积极抗战的一个缩影,更是我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乃至我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的根本原因所在。虽然在那么艰难困苦的逆境条件下,国破家亡,但是我的先辈们却拥有任何人无论怎样也偷不去的巨大的精神财富。这就是时时刻刻将个人命运紧紧地和国家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纵然国破家亡,但我的先辈们始终守护着我中华之文脉。这支文脉不断,我中华就不会亡。近百年过去了,提起我的先辈们当年弃笔从戎、积极抗日,为我中华民族之独立而不怕流血流汗,每次赴抗日战场,我的先辈们都当作是最后的战斗,与日本鬼子作战,我的先辈们从来都没有想过要活着回来的家国情怀,我等作为其后裔,依然百感交集、心潮澎湃、热泪盈眶、热血沸腾。

 想来,我家曾世代以读书求知、治病救人为业。我家乃耕读医

世家;同时也是儒学世家、爱国(抗日)世家、慈善世家。当年,我的先辈们是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我家曾自设私塾,免费教育有志向上的贫困子弟。真正地实行了孔圣人“有教无类”的名训。我曾祖父系前清举人、著名中医学家,而且在儒学、文学、书画艺术等中华传统文化方面也造诣颇深。早年,他与辛亥革命元老陈其业、陈其美、陈其采、张汇滔、文振之等也多有联系和交往,并且积极地支持他们和与他们共同地从事过中山先生推翻满清的革命活动。尤其是自上个世纪初,他一直坚持义务为一切抗日志士看病(包括许多与自己持不同政见的抗日人士),甚至因此而险些遭到日伪的暗杀。可谓文人抗战就是贡献自己的学识和智慧。

正是在我深厚源远的家学熏陶下,在我曾祖父的爱国精神直接感召下,我祖父兄弟计10人中就有6人毕业于国共将帅之摇篮---著名的黄埔军校,且多是在“9.18”国难当头时他们正在大学或中学读书上学期间,为杀敌报国而毅然弃笔从戎的。虽然由于历史的原因,我祖父众多兄弟们之间的政见也不是完全相同的。当年,他们是分别地在国共两党中的军队供职的,更有的是曾于两次国共内战期间兵戎相见的,但是他们都是致力我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复兴的,更是致力于祖国早日完全统一的,都直接地参加了我中国人民八年全面抗战,乃至14年抗战的整个过程,也都为我中华民族的独立而流血流汗,有的还以身殉国。可谓血沃大地、骨埋青山。

这样说来,当年我祖父众多兄弟们生于世家,有着优渥的生活,更是受过良好的中西方专业教育。实在是风华正茂、丰衣足食。无论体能、头脑、反映、教育水平,他们都是当时中国最为优秀的一批青年。生活在那个时代,原本可以成为优秀的工程师、杰出的物理学家,或者高官显贵,但他们眼看国家被日寇侵略,同胞被人欺凌,毅然放弃了所有,抱着“誓死报国不生还”的信念,赴国难、抗倭寇、救中华。据日本投降后的统计资料显示,我黄埔军校毕业生在战后幸存者仅1.1万余人,相比之抗战期间入校受训的20万学生,我黄埔军校生在抗战中的牺牲率高达95%。也就是说,当年只要步入黄埔大门,就几乎意味着要以身殉国。正如我祖母生前在茶余饭后经常告诫我们这些作儿孙的,当年我祖父众多兄弟们“每次赴抗日战场,他们都当作是最后的战斗。与日本鬼子作战,他们从来都没有想过要活着回来。”我祖母每次总是最后这样坚定地说:“这就是真正的贵族精神。”

大学期间,我是学农的,也曾经担任过大学学生会主席这个学生中的最大的官,毕业后又一直在基层从事公职。在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我实乃门外之汉。而且,在那史无前例的动乱年代---我认为其应为1957年至1976年的20年时间,而并非人们通常所说的1966年至1976年的所谓的“十年动乱”(即“十年文革”,又称“十年浩劫”),我们这些所谓的世家出身者和原国民党著名抗日家族人士之后裔,也大都生活在中国最为偏僻的乡村---虽然我的先辈们当年都积极地抗日,有的还在抗战中以身殉国,但是由于当年他们大都是在国军供职的......。记得我的中小学阶段的老师就分别是中小学毕业生,我在大学读书之前看到的唯一家电就是手电筒了,更未曾坐过火车。更有甚者,在我幼小的童年时期,身心都还要受到诸多非人的待遇。如非常不公正的政治上的歧视、人身攻击和迫害等,乃至于我在小学时,同学是可以随时随地随便地打骂我等的,而且是绝对地不允许反抗的。记得我在小学读书期间,老师就经常提醒、告诫、警告我要“好自为之”,否则是绝对不能读完小学的。当然了,更谈不上读初中的事了。由此可见当年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之落后和恶劣程度。(还巧,好在1976年10月6日,这时我正在小学五年级读书,面临小学毕业---当时小学乃五年制,而且是冬季毕业,打倒了“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样,在有关“开明人士”和曾经受到我家帮助过的有良知者及我家的一些世交“关怀、照顾”下,我就能勉强地就读初中了。以后,随着政策的不断地好转、放宽,我又先后入团、读高中、考入大学,并且在大学读书期间刚满18岁时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担任大学校学生会主席等。)

只是由于我家学源远,并且通过先辈们的早年关系,而使我有机会和海内外诸多方面的诸多名流多有联系和交往。尤其是中国历史上诸多著名爱国人士和世家出身者,其中又尤其是诸多辛亥革命元老和国共两党中诸多著名抗日人士(这其中诸多乃是抗日名将),与我家大都有着多代人的家族世交关系。他们或者其亲属、子女等,与我本人及子女实乃忘年之交。受先辈们的影响,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实在地使我位卑不敢忘忧国;并且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也身不由己地、不得不地、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对儒学、文史、书画收藏及慈善等我优秀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是利用上述情况而位卑不敢忘忧国地去做了些利国利民利人利己的事情,以告慰包括我的先辈们在内的一切曾经为了我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复兴而作出过贡献的,尤其是为抗日而流过血流过汗的,其中又尤其是在抗战中以身殉国的先辈们在先之灵。

鉴于,摆在我中华民族面前的当务之急就是解决台湾问题。因为只有解决了台湾问题,实现了两岸的完全统一,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我中华民族全面而伟大的复兴,而且只要解决了台湾问题,实现了两岸的完全统一,则实现我中华民族全面而伟大的复兴就指日可待。由此可见解决台湾问题对我中华民族来说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所在。再者,日本这个国家,它特别地坏。它曾经每每在非常关键时刻阻碍了我中华民族的复兴、进步和发展。目前台湾问题的复杂性,近的来说、从表面上来说、或者说通俗的来说,是国共内战的产物及美国的因素所造成,但是从根源上来说、从深层次来说、从本质上来说及从远的来说,则是日本所造成。因为台湾岛内的“台独”势力的根源在日本。如若没有日本殖民统治台湾50年,就不会生产出来这么多“台独”分子和“台独”势力。我们如若消灭消化了“台独”分子和“台独”势力,则两岸就会尽快地实现和平统一,进而实现我中华民族全面而伟大的复兴就指日可待。所以说,我们这些当年著名抗日家族人士之后裔,今天所从事的致力于两岸交流交往合作与统一以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伟业,实乃是当年我等先辈们不怕流血流汗、积极抗日,致力于我中华民族独立之伟大斗争之继续。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可谓我等仍在抗战,或者说抗战仍在继续。我们这些当年著名抗日家族人士之后裔今天所从事的爱国事业就是在继承先辈们的遗志,去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

因此,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就一直充分利用先辈们的早年关系,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而广泛地与海内外诸多致力于祖国统一的著名爱国人士(尤其是国共两党的抗日名将)、华侨华裔领袖、书画艺术家、专家学者等仁人志士取得了联系,广泛地收藏收集及祖传有他们的书画作品。其中就有百余位国内外的、国共两党中的、 都是当年积极地参加过抗日的、大都是参加过东征和北伐的或长征和南方三年游击战的、有几十位是黄埔早期师生的、有的还担任过黄埔校长和参与黄埔初期筹建的、也有的是曾经被外国国王任命为总理兼三军总司令的全球华人唯一健在的满星五星上将的黄埔学生、亦有的参加过八一起义的、还有的当年积极而英勇地参加过辛亥革命和中日甲午海战的等等爱国将帅的书画作品。另外,当年在我黄埔受训、后来又在中国积极地抗日的一些外国对华友好人士,如越南的黄文欢等,看在黄埔和抗日的情分上,也曾经给我赐题过书作。上述所有作品的内容都是以“纪念抗日、加强交流、增加共识、促进统一、复兴民族、振兴中华”和“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等为主题的。国共两党中的诸多元老、军界要员、艺术名流和华侨华裔领袖等还分别地给赐题了展标和贺辞。展标的内容有“两岸名人名家书画作品展”和“中国(两岸)百名将军书画作品(巡回)展”。这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我祖父众多兄弟们当年大都是在国民党军队中供职的,而且也大都曾经与我中共领导的军队兵戎相见,但是看在他们当年都积极抗日、有的还以身殉国的情分上,不但有上百位国民党爱国人士、抗日名将给我赐题了书画作品,更有百余位我中共著名人士、爱国将领等也给我赐题书画作品。例如: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上将给我赐题了“闻鸡起舞”之墨宝,以鼓励我要以“闻鸡起舞”的精神致力于两岸统一伟业;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炮首任司令员、开国将军向守志上将给我赐题了“为国为民、艰苦创业”之墨宝;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儒将、大学者、演讲家、书法家、红学家田永清将军给我赐题了“岳母刺字,千古流芳;高氏一家,满门忠烈。精忠报国”。

这些,大大地丰富了我们开展的各种纪念活动的内容,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精神食粮,使我们进一步地深刻地认识到我们今日之民族独立是我们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促使我们去重新认识、回味百余年来的中国近现代史,尤其是上百年来的国共两党关系史;同时也加深了我本人对我优秀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使我们感悟到一切收藏实乃文化之藏、历史之藏。其目的乃在于弘扬中华文化、复兴中华民族。

从以上情况不难看出,我的先辈们过去政治地位不算太低,经济上更不是贫穷的,但是他们没有给我们留下一块铜板,留下的许多有纪念意义的东西,诸如一些前清、民国时期的艺术家和国共两党中的诸多元老,尤其是诸多国共两党中的抗日名将的书画作品,甚至就连那6位毕业于黄埔的我祖父众多兄弟们的毕业证,也都在那史无前例的动乱年代被付之一炬了。回想起来,很是令人痛心啊!

再者,我祖父众多兄弟们在抗日的战场上也是国共合作、不怕牺牲地对日作战的。他们当中有的在抗战中以身殉国了,有的则是当年没有死在日本鬼子的屠刀下,却在后来的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乃是世界上最大的谎言)中被活活地饿死。想到这些,我们的眼泪也只好往肚里流了。

然而,我们作为其后裔还是无怨无悔。我为自己的先辈们在伟大的民族战争中上对得起国家和民族,下对得起贫民和百姓,而深感欣慰、自豪和荣幸。更为重要的是我的先辈们给我们留下了任何人无论怎样也偷不去的巨大的精神财富。这就是教育我们在无论如何的艰难困苦的逆境当中,我们都会一切向前看地艰苦地奋斗的,深信一切前进的东西、进步的东西,最终总是不可战胜的,也将个人命运紧紧地和国家、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这种财富,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也。记得一位知名人士曾指出:“位卑不敢忘忧国”。中山先生也曾言:“不求做大官,但求做大事”和“小人物也能够做大事”等。我对这些名人名言深信不疑。

正是在上述等指导思想的指导下,在与我有联系的海内外诸多著名爱国人士的爱国精神直接感召下,在我深厚源远的家学熏陶下,我绝不视自己收藏收集及祖传的诸多名人名家名流的书画作品为自己的私人财产,我一直努力、积极地争取利用之去进行有关公益类的项目开发,或直接地去办些公益事业。例如救助失学儿童和贫困大学生,尤其是可以利用之来加强两岸交流交往合作、促进祖国早日完全统一。正如我祖母生前一再强调的:“这就是真正的贵族精神”。

附作者简介
高云贵,男,1966年11月15日出生,1985年3月6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本科毕业,农学学士学位,长期在基层党委供职。现供职于安徽泗县工商联。

Copyright © 2018-2026 北京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