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存善学校收徒仪式:薪火相传孝道,点亮未来之星

(供稿:张青山)2025年6月25日,一个阳光和煦的下午,我有幸应郴州市存善学校董事长张先宝(存善)先生与总经理李利元(存凤)女士的盛情相邀,怀揣着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敬意与好奇,走进了存善学校,亲历了一场庄重而温暖的收徒仪式。
甫入会场,庄严肃穆的氛围便浸润心田。几位童男童女,以稚嫩却无比真诚的姿态,双手合十,深深叩首,迎接四方宾客。他们纯真无邪的笑容,宛如春日暖阳,瞬间融化了初来的拘谨,也为这场古老仪式注入了勃勃生机。
会场布置得典雅而恭敬。神台之上,香烛青烟袅袅,供品井然有序,上方高悬的至圣先师孔子画像,目光深邃,仿佛穿越千年时光,凝视着每一位在场的传承者与见证者。来自岳阳平江、长沙、娄底、广东、福建、山西等地的数十位嘉宾济济一堂,其中不乏气质温婉的女士,她们或低声交流,或专注凝望,为仪式增添了别样的风采。桂东地区更是派出了十多位代表,他们的身影,无声诉说着地域文化在此刻的交融与共鸣。
下午三时整,仪式在主持人清亮悦耳的致辞中正式启幕。钟武强先生率先登台致词,言语间流淌着对传统文化的赤诚热爱与坚定传承的信念。紧接着,在全场目光的聚焦下,存凤女士收徒诚芷的神圣时刻到来。晨子神情庄重,步履沉稳。她首先面向孔子画像,虔诚地行跪拜大礼,表达对先贤智慧的敬仰;继而双手恭敬地奉上拜师帖,字字句句皆是求学的赤诚;随后点燃香烛,青烟缭绕,象征着薪火相传的祈愿。存凤女士则郑重接过拜师帖,并回赠信物,这“递帖-回徒”的瞬间,承载的是师道的庄严与承诺的厚重。整个过程如古韵流淌,肃穆而神圣,令人心生无限敬意。
仪式礼成,祝福与期许如潮涌来。存凤大师兄存章、存宇、存亮……以及众位来宾纷纷登台,畅谈感怀,寄语新人。他们的话语中,既有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深情礼赞,更饱含着对后辈学子的殷切期盼与谆谆勉励。现场掌声如雷,暖意融融,每个人都被这份穿越时空的文化力量深深震撼与感染。
亲历这场收徒仪式,我深切领悟到其远超形式的意义。它不仅是师承钟武强老师家学渊源、岳阳平江深厚老文化的具体体现,更是存善学校精心设计的一种特殊育人方式。其核心在于:以礼育人,以孝润心,以行塑格。
在存善学校的教育蓝图中,“学礼仪、爱读书、会做事”是孩子们成长的坚实基石。面对当下许多孩子成为家庭中心、被过度呵护,以致滋生出自我中心、疏于家务、性格偏激等问题的现状,这套源自“老文化”的智慧,犹如一剂良方。它旨在:
植根孝道,唤醒感恩: 通过仪式感的熏陶和日常浸润,让孩子们深刻理解孝道的真谛,将对父母长辈、对师长的感恩之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校引导孩子“心中有父母,做让父母放心的孩子”;家长协同引导孩子“礼敬长辈与老师”,共同培育孝亲尊师的优良品格。
   热爱阅读,汲取智慧:大力倡导阅读圣贤经典、人生必读之书、源头活水般的典籍。让孩子们在书香墨韵中,汲取先贤跨越时空的智慧与力量,为未来人生积淀从容与定力。
躬身实践,知行合一: 强调“会做事”,培养动手能力与实践精神。鼓励孩子从力所能及的家务做起,学会独立做事、用心做好事;学习说合乎道义、传递温暖的话语,在行动中锤炼品格。
 
存善学校正是通过这样一套融“孝道传承、经典阅读、躬身实践”于一体的教育模式,致力于矫正不良习性,涵养温良恭俭的君子之风。这场庄重的收徒仪式,不仅让我领略了中华传统礼仪的深邃魅力,更让我清晰地看到:教育,是点亮心灯、塑造灵魂的伟大事业。
 
在这里,传统文化不再是尘封的典籍,而是化作春风化雨的力量,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充满仁爱、道义与温暖的成长沃土。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片沃土上精心培育的幼苗,必将在未来成长为社会的栋梁,以孝心、智慧与担当,照亮自己,也温暖他人。

Copyright © 2018-2026 北京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