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正文

中国食文化中国食天下(壬寅年——秋季时节话饮食)

——秋季养生与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朱长云书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处暑”)

(朱长云书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处暑”)

————2006年05月20日二十四节气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4节气是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列入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史记)!

——火的引用改变了人类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状况,熟食是人类走向现代文明社会的分水岭!

——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是人类文明饮食健康的宝库,建议设立中国食文化学!

(朱长云书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处暑”)

一、中国饮食文化和中国食文化学

中国烹饪是中国对人类饮食生产的巨大贡献,中国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在中国,“烹饪”一词出现在战国至秦汉间成书的《易传》对“鼎”卦的解释中,“以木巽火,烹饪也。” 大意是在鼎下,架起木柴,通风起火;煮熟或烧烤食物至熟用。所以,烹饪的原始意义就是煮熟(烧烤)食物。烹饪一词出现在战国秦汉时期,并不意味着烹饪这一事物也出现在战国或秦汉间。因为,在古史传说中发明钻木取火、教民熟食的的燧人氏距战国时期至少也有数千年的时间,但实际上中国先民用火的历史更早,开始于距今五六十万年的北京猿人时代。 《易经》之后的文献中,曾用“烹调”、“料理”概括并代用词;到了近代,大家才更加广泛使用“烹饪”一词,经社会的不断使用和认同,才确认下来;并使用至今。同时,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现在的烹饪和烹调二词研究分野的十分明确了,烹饪覆盖烹调,烹调是烹饪的组成部分;现代的烹调一词已经引申指制作食品的技术方法,称之为“烹饪工艺”。 广义的烹饪文化不仅包括食品生产的文化——烹调文化,也包括食品消费的文化——饮食文化。烹饪文化就是“人类社会食品生产与消费中所包括的物质与精神现象及其联系的总和” 中国烹饪来自于实践,同时,接受时间的检验。相信,中国烹饪在新的时代一定会为人类的健康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烹饪文化是在人类从“茹毛饮血”到“火的引用”发展的“熟食阶段”的过程,“食文化”是人类文明饮食发展的升华,从“田头”(源头)到“嘴头(营养)”的科学发展过程;是一个为人类健康发展的整体食物链。既包括原材料的选育和种植与收割到运输过程和初级加工原料,同时,又包括食品的加工工艺过程和半成品及成品的整个形成过程;又包括食用前和食用过程中及食用后的具体体现。 所以说,设立“中国食文化学科”是必要的,也是人类健康发展的需要;更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必然需求。

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指出:“烹调亦艺美术之一道也”。“烹调之术本于文明而生,非深孕乎文明之种族,则辩味不精;辩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中国烹调之妙,亦足以表明进化之深也……”

(朱长云书法:“民以食为天” 中国人吃中国粮最安全)

二、民以食为天

中国人民以“民以食为天”为理论依据,中国“重食”思想和“重养”传统文化理念发展至今,其“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的传统文化精髓始终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健康的发展方向!

中国古代根据气候对一年进行的节令划分。即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同时,又有传统的节假日比如除夕节、春节(除夕节和农历新年正月初一);2,清明节(寒食节);3,端午节(五月初五);4,七夕节(七月初七团圆节);5中秋节(八月十五,又称祭月节);6,重阳节(九月初九);7、冬至节(冬至大如年,民俗记忆和书刊都有记载)等; 以上节假日的食品多种多样食品丰富;1、春节:食品丰富;必吃的饺子; 2清明节:祭祀春游,青团(江南食品),薄饼(团聚);鸡蛋(秦代此时禁火,提前煮鸡蛋备用);艾饭(客家清明节期间食用,一年不生病); 3、端午节:包粽子(南北方有不同的品种),包饺子; 4、七夕节;团聚的日子,饺子等; 5、中秋节:食品丰富,月饼;包饺子; 6、重阳节:登高赏月(重阳糕吃两种糕:花糕、栗子糕);菊花酒;吃饺子;7、建议增加——冬至节和除夕节:冬至大如年,吃饺子(冻不着、不冻耳朵),元宵;除夕节,丰富的食品; 南北方具有差异性,北方过节始终没有离开“饺子”食品。还有民族特点。河南信阳以及周口、南阳等地喜欢吃水饺、扁食等。

三、开发中国传统文化的节庆;1、人物(如老子);2、年月(二月二,龙抬头)、除夕节;3、节气(秦朝已始秋分节)等;

1、人物:如老子;老子纪念日;中国传统文化——道教的鼻祖;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理论;时至今日仍为传统文化传承的要素和精髓。

2、时令:二月二龙抬头;龙——中华民族的象征;图腾,腾飞!目前,北方有吃饺子和吃薄饼的风俗;寓意团团圆圆;

3、秋分:曾经是“祭月节”;2018年经国务院同意设立将“秋分节日”为“中国农民丰收节”;目前,以文艺演出和有关赛事为主;

4.春耕节,(一亩三分地、先农坛);可追溯到西周;明清帝王达到鼎盛时期。

四、设立“北京纪念日”和“北京城建城纪念日”

北京——人类文明的圣殿——北京,文明纪念日 !同时,可以根据中华民族发展史的独特性,整理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和具有一定纪念意义的事件以及具有影响力的节气为文明节日。 “北京纪念日”和“北京城建城纪念日”!发现“北京人”和火的发现及引用;熟食的开始等等。北京,人类文明之源!

北京故宫历史最悠久(世界五大宫:法国的凡尔赛1624年;白金汉宫1703年,1761改为英王三世的私人寝室;克里姆林宫1320年修建;美国白宫1797年修建); 北京的故宫历史悠久,是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的故宫可以追溯到公元1179年兴建的“金大宁宫”,甚至还可以追溯到公元1000年前后的辽朝萧太后在琼华岛上建造的宫殿。) 1,全部宫殿区的建设,北京故宫(紫禁城)是1420年,具有世界历史最悠久的故宫。时间早、面积大! 2,在先秦蓟城故址(广安门南)上一步一步发展起来,位于辽南京和金中都城的中心位置发现先秦遗物等等! 3, “北京城的起源”即“生日”,历史学也称为未来学; 蓟城的发现,(水经注) 是有记载的; 已经具有3200年的悠久历史!(1995年北京市隆重举办“纪念北京建城3040年,正式确认公元前1045年未北京建城之始”,由于多方异议,至今没有再搞。大北京即蓟城比燕都早134年) 4,北京人的发现和“火”的引用熟食的开始等等。北京,文明之源!

北京城(建城日):1987年侯仁之先生就提出 “北京城建城日”;1995年北京市举办纪念北京建城3040年;正式确认北京城于公元前1045年;实际根据考古比此时早134年;至今北京建城为3200年! 考古不断推陈出新!

目前有建城日的国家,最神奇的是古代意大利(罗马古城,公元前753年4月21日;目前称之为“建城日”;最隆重的是莫斯科城,始建于1147年,建城日活动规模最大;最正式之例---圣彼得堡市1703年5月27日,至今在搞庆典;隆重热烈。)

(朱长云书法:“天人合一”)

五、礼仪文化中的中华礼食;

1、祭天文化(丰富的祭天食品):祭天文化是我国古代崇拜神明的崇拜行为,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远古时期的黄帝“封禅(shan善音)天地,”开始;排列诸神、尧“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周公制礼作乐,祭天典礼“礼仪大备”,形式和规格逐步规范。西周时期以“冬至日” 为“大祀吉期”,在这一天举办“祭坛大典”,因此,祭坛大典又称“冬至大祀”。西汉、隋、唐 、宋、元 举办:“天地和祀”。 从秦、汉以后,历代封建帝王以“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为政治理念;以“敬天敬地”为己任;历朝历代建祭坛于“国之阳”,用于举办“祭天大礼”;至唐到元、明清(辉煌);祭坛:设“玉、果、蔬、笾、斗、牲等等” 备燎柴、焚香烛,礼祭皇天上帝,以“爙(rang音)灾祈福”! 明清时期,皇帝祭坛典礼有:“春正月天地和祀”、春正月祈谷大祀、孟夏常雩(余音)大祀、仲夏大雩大祀 冬至祭坛大祀; 冬至大祀(冬至大如年)冬至又称长至 ,“一阳气自地而始”也就是说“一阳资始” ;所以古人将冬至这一天举办“祭坛大典”。 祈福:“五谷丰登,风调雨顺”!(据记载,1924年12月23日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只搞了一次礼仪性的祭拜;也是长达三千多年的国家祭祀制度的完结)。 可以说,“祭天食品”是目前发现的最古老也是最为壮观的“礼食”。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老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社会太平!

2、宫廷食礼(朝廷贡品,豌豆黄、御膳等);

3、民族性礼食(各民族风味名点名菜);

4、地域性礼食(区域食礼,德州扒鸡、北京烤鸭);

5、名人礼食(东坡肉);

6、食物礼食(龙井虾仁、樟茶鸭、桃花泛);

7、节气和节日礼食(非遗);

8、民间祭天食品;丰富多样!

食礼: 1)先秦“礼食”;提出:“衣食既足,礼让以兴”等理论。 2)儒家礼食(六礼);迎送之礼、交接之礼、进食之礼、卒食之礼、侍酒之礼、其他循礼。3、传统食礼:分餐与合食、礼仪与请柬、座次礼仪、进食礼仪; 4、近代食礼;丰富多彩!

六、文化遗产:1),2006年05月20日二十四节气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二十四节气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文化遗产,使中国人民非常自豪的文化,也是非常值得弘扬的文化。

1、中国古代根据气候对一年进行的节令划分。即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2、中华民族具有四大发明的文明古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国家,究其原因就是中国有着其独特的文化基因和传承脉络;很重要一点就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就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和24节气! 立春(立春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也是是春季的第一个。立春, 农谚有“春打六九头”的谚语之说。虽然立春了,向着暖和的方向发展;但是,还是比较好冷的;还有七九、八九,九九。直到春分播种季节时,才开始有真正的暖阳之意。

我国二十四节气的追根溯源(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千年乃至上万年的漫长具体实践和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早在古代公元前的汉代和春秋战国、乃至夏商周、尧舜禹对历法和节气都有一定范围的记述。《山海经》 《易经》《黄帝内经》……这些上古奇书……研究的新进展,历史遗址出土文物的新发现,将给我们研究二十四节气带来新天地,我们会不断挖掘出天文节气的新成果。

(朱长云书法:“平衡膳食”)

七、膳食平衡是健康的基础

“四季饮食四季养生!”四季养生,首先从饮食做起,“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饮食者,人之命脉也。

“五谷为养”是指黍、秫、菽、麦,稻等谷物和豆类作为养育人体之主食。我国人民的饮食习惯是以碳水化合物作为热能的主要来源,而人类的生长发育的自身修补则主要依靠蛋白质。 “五果为助”系指枣、李、杏、栗、桃等水果、坚果,有助养身和健身之功。水果宫含维生素、纤维素、糖类和有机酸等物质,还能帮助消化。故五果是平衡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辅助食品。 “五畜为益”指牛、犬、羊、猪、鸡等禽畜肉食,对人体有补益作用,能增补五谷主食营养之不足。一个益字,说明了其补养作用,而不能成为主要成分。 “五菜为充”则指葵、韭、薤、藿、葱等蔬菜。各种蔬菜均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纤维素等营养物质,有增食欲、充饥腹、助消化、补营养、防便秘、降血脂、降血糖、防肠癌等作用,故对人体的健康十分有益。

我国先祖们,开辟了“药食同源、药膳同功”的系统养生理论; 中国人从与自然界斗争和科学实践中以及自身的修行时实践中,认识和理解并总结到许多食物具有药性。早在3千多年前的西周时代就有《周礼&S226;天官篇》记载,我国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医疗体系,医事制度中已设有负责饮食营养管理的专职人员。当时医生分为四类,即“食医”;“疾医”(内科医生),用“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疡医”(外科医生),则“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和兽医。周代医疗体系以“食医”为先,“食医”的任务是“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馐、百酱、八珍之齐”。即调和食味,确定四时饮食,预防疾病。这是迄今为止人类最早的“营养医学”的实践。 中国历代名医通过实践,对膳食重要性有许多科学论述:如战国扁鹊说:“君子有病,期先食以疗之,食疗不愈,然后用药。”清代黄宫绣指出:“食物入口,等于药之治病同为一理,合则于脏腑有益,而可却病卫生;不合则于人脏腑有损,而即增病促死。”唐代孙思邈指出:“安身之本,必须于食,不知食疗者,不足以全生”;“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情爽志以资气血”。“为医者,当晓病源,如其所犯,以食治之。食之不愈,然后命药。” 中华民族传统营养学的哲学内涵:“天人合一、身土不二”的生态观;“调理阴阳、阴平阳秘”的健康观;“药食同源、寓医于食”的食疗观;“审因施食、辨证用膳”的平衡膳食观。同时,始终以“和”为贵;奉行:“因人而异”和“模糊科学”的理念。

(为了健康的身体,在不同时期,也在不断地修正和完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随着四时气候的变化而调节饮食。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热,根据个人身体的基本状况,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如:鸡牛羊肉、适当增加饮豆浆和牛奶,多吃萝卜、绿叶菜、豆腐和木耳等等。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同属冬令,也要根据季节的变化和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年龄的大小来变化,;除此之外,还要因人而异,因为食有谷肉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体质)有虚实寒热之辩,本着人体生长规律,中医养生原则,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耋耄重延。故“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万不可盲目“进补”。可以参照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平衡膳食宝塔”,按一定的比例选择不同种类的食物。如山药、红薯、芋头、土豆等属于薯类食物,比大米、白面含有更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微量营养素。中医认为,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作用,适合在冬季食用。 秋天有很多的新鲜水果,如梨、葡萄、石榴等。中医认为,梨具有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的功效;葡萄益气生精,能够补益肝肾。在秋季讲究进补,但是吃太多的肉会给消化和代谢器官增加负担。适量进食肉、蛋类食物,少吃肥肉,选择一些易于消化吸收且脂肪含量较少的禽肉是明智的选择。秋冬养阴”、“冬季养肾”的原则,冬季可适量多吃点咸味食品,如海带、紫菜和海蜇等。当然,也要适当增加热量食品。

八、四季养生四季保健

根据年龄和身体状况以及四季节气的不断变化,一定要适量运动,增强健康体魄;增强免疫力!因人而异的营养保健是必要的补充。只有日积月累的坚持不懈,才能达到理想的状况;努力一定成功!

九、中国“酒文化”和“茶文化”

中国人饮酒和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

饮酒和饮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季节变化以及个人爱好的不同,选择暖胃的饮品和喜好的;无论喝哪种茶,不易过浓、过热;一点要做到“四季养胃”的哲理!

我国是农业、农耕、耕种、耕织的文明古国, 我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历史文化。主要以“黄河流域”为主要特征和根脉,以“气候和物种”为依据,建立起来的。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历朝历代的迎春和冬至活动隆重而丰富。已经超过了节气、节令,而形成一个节日,因此在漫长的人文历史中演绎出许多民俗。

酒文化,目前,有“刘伶醉酒、泸州老窖、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江西南昌)”国家工业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名酒如杜康酒和衡水老白干酒都是具有发展历史过程的老酒和品牌酒,创立时间约在汉代。

目前,亟待研究开发的中华24节气时令食谱(主食、副食、汤食、小吃); 根据考古资料;中国社科院考古所2021年9月8日报道;9000年前中国人即饮“啤酒”(曲酒);根据在桥头遗址出土的陶器。在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杂质发表题为《中国南方九千年前台地上饮酒的早期证据》;为谷物酒,(非现代啤酒);2021年11月30日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报道:山东大学考古团队发表《山东邹城邾国故城西岗墓地一号战国墓茶叶遗存分析》(《考古与文物》,2021年第5期),正式公布山东济宁邹城市邾国故城遗址西岗墓地一号战国墓随葬的原始瓷碗中,出土的茶叶样品为煮(泡)过的茶叶残渣,为目前已知世界最早茶叶遗存,将世界茶文化起源的实物证据提前了至少300年。据悉,此前考古发现的年代最早的茶叶实物出土于西汉景帝阳陵。邾国故城的这一发现将茶文化起源的实物证据追溯到战国早期偏早阶段(公元前453至前410年),提前了300多年。西岗M1茶叶遗存的发现与证实,为研究茶的早期起源和传播等问题提供了实证材料。

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茶叶品种繁多;为不同的民族和爱好以及人们健康饮食提供了资源供给。

营养增补要适度,同时,一定要保持好良好的心态,适当运动;增强抵抗力!

我国食物的多样性和不同的季节性的食品以及不同的烹饪方法,都为健康身体和营养的需求提供了理论依据; 膳食平衡是健康的基础,良好的心态为了健康身体奠定了基础!

中国饮食文化讲究“食物多样性”!形成营养的互补,有利于身体营养的补充;食物的多样性和不同的季节性的食品以及不同的烹饪方法,都为健康身体和营养的需求提供了理论依据; 同时,讲究“五色食品”,五行五色食品是用五色既“红、绿、黄、黑、白色”食物分别补益心、肝脏、脾胃、肾脏、肺系统的方式方法。

指五行在医学应用,发展为一种中医的学术理论。它主要是以五行配五脏为中心: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基本内容:在五脏为中心的基础上,通过经络以联系全身,说明人体的整体性,并通过自然现象的观察与医学实践联系到五方、四时等,说明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在中国饮食文化中,运用“药食同源,药膳同功”的理论,结合“五行学说”的——金木水火土,合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理念,对应颜色“白青黑红黄”的食物——对应人体五脏“肺肝肾心脾”,是中医思想取象比类的借鉴和归纳发扬。采用五色红、绿、黄、黑、白色的“食物之象”对应五行火木土水金——五脏:“心肝脾肾肺”,达到食补强于药补的用处,达到养护身心健康。

中国饮食文化以及中国烹饪讲究“熟食”,首先是“便于消化,便于吸收;同时,既营养又卫生”!这正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主要特征,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闪耀辉煌的突出表现和中国饮食文化中最为“璀璨夺目”的光环!

膳食平衡是健康的基础,良好的心态为了健康身体奠定了基础!

祝愿全体中华儿女健康长寿!

中国传统文化“天圆地方”主要体现在古建筑和“天人合一”的理念中;至今,还是我们倡导的理念;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朱长云书法:“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

中国食文化就是从田头到嘴头(牢牢把握食品安全),田园(圆)到嘴里(口即园又方);圆圆满满! 宫廷食品用料的来源和传统食品加工技艺,如能进一步总结完善一下;即便于传承又便于弘扬!

宫廷(历代朝廷)祭天食品和民间祭天食品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广阔空间!食物形态、大小的寓意等等! 节假日可选用喜庆色如红色、桔红等;其它时令性食品和茶食要有季节性和独特性。 如何选用“宫中之美”和民间“非遗特色”,彰显中华文化厚重之内涵!如不同季节的宫中美景和琴棋书画的不朽篇章!

相信,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发展的道路上,中国饮食文化在人类健康发展的道路上一定会蓬勃发展;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文 图:风华正茂; 2022年8月26日)

秋季养生与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出伏!恭喜所有的亲朋好友们:战胜炎热,出伏快乐!

炎热的夏季已经结束,凉爽的秋季正式到来。天气渐渐地转凉,气温慢慢地下降。只能真诚地提醒你们:爱惜自己的身体,并且照顾好自己和家人,别感冒、别着凉,别上火、别起急,健康永远属第一!!

处暑之日,三伏天的暑气本应至此而止,然而在全国各地这个夏天的余威尤烈,在夏末的梢尖儿上,北京的公园内将五彩斑斓的绮色溅得满园,

在秋高气爽之时,气温还是较高的;“早晚凉,中午热时点头过!” 因为三伏过去,“秋老虎”却来了!“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众所周知,秋天虽已来临,但暑热不减,昼夜温差变大,遇上“秋老虎”,我们还是要做好防暑,避免长时间日晒,外出时做好防晒,注意补充水分,气象学上规定,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低于22℃才算入秋,而北方要正式进入秋天,还要等一段时间的。

处暑之末,凉秋即起;痛快的瀑雨浇熄了些许燥气和闷热的暑湿气,逼煞万物的暑热必将为秋意让上一步;“一场秋雨一场寒”——逐渐登场!”秋天的时光是短暂的,尤其是北京地区更为突出的表现在早晚时光;“一场秋雨一场,十场秋雨穿上棉”。

所谓“早上凉飕飕,中午热死牛”!而这样的昼夜温差,最受影响的就是:“血压波动,心血管疾病爆发!”此时,患有心血管病等等朋友们一定要注意保暖啊!很多人认为夏天气温高,容易出现心血管意外。也有人认为,冬天寒冷刺激,才容易出现心血管意外。其实夏秋交替的时间才是心血管疾病的爆发期!

出伏以后很多人容易感到疲乏,“春困秋乏夏打盹”,这就是老百姓常说的“秋乏”。因为经过“昼长夜短”炎热的盛夏,很多人都有睡眠不足的现象,特别是年长的朋友。此季节,如果不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秋乏”更容易出现。晚上11点到凌晨2、3点,是人体的最佳睡眠时间,错过这个时间段,睡眠质量就会大打折扣。一般最好10左右就应该上床睡觉了,特别是凌晨11点到3点一定要入睡,否则对身体会有比较大的损伤。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否则,不利于养生和健康! 天气由热转凉,此时天地间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相应地随之转换,起居作息也要相应地调整。首要的是晚上增加睡眠一小时,另一方面保证有质量的午觉,这样可以让保持精神。处暑后人体的代谢较夏季逐渐减慢,人体开始进入休整阶段,身体相应的会有些不适,此时会常常感到一种说不出的疲乏,就像好多人早晨醒来还想再睡,这就是常说的“秋乏”。

虽然我们迎来了“立秋”节气,同时也结束了伏天;很多人期待着“一枕新凉一扇风”,不过,立秋并不等于入秋;目前尚在晚秋“秋老虎”时刻,暑气一时难消;晴热高温仍是主旋律。立秋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根据我国气象学划分,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秋天的时节。 而立秋后天气并不会立马转凉,还会有持续的炎热天气,人们把立秋之后的炎热天气称之为“秋老虎”。常言道“立秋暑未消,秋老虎来驾到”,所以立秋后出现秋老虎天气是很正常的事情,立秋后一般还有持续15天~60天不等的秋老虎天气。 今年的三伏天从7月16日一直持续到8月24日,长达40天!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初伏”即头伏:7月16日至7月25日,10天;“中伏”:7月26日至8月14日,20天“二中伏”;“末伏”:8月15日至8月24日,10天。 因此,立秋并不意味着马上变会凉快,大家要尽量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尤其是户外作业时,做好防暑降温工作,谨防热射病等重度中暑疾病。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景致自是不尽相同,有些地方的“秋老虎”依旧凶猛,大汗淋漓还是生活的常态;有些地方的景色却早已发生了变化;天高云淡,色彩斑斓;初秋缤纷的美景,已经迫不及待地铺陈开来!处暑天气由热转凉,此时天地间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相应地随之转换,起居作息也要相应地调整。首要的是晚上增加睡眠一小时,另一方面保证有质量的午觉,这样可以让保持精神。处暑后人体的代谢较夏季逐渐减慢,人体开始进入休整阶段,身体相应的会有些不适,此时会常常感到一种说不出的疲乏,就像好多人早晨醒来还想再睡,这就是常说的“秋乏”。

俗语称“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指虽然秋来,但暑去仍需要一定的时间。常言道,秋是多事之秋,此时气候处于阳消阴长的阶段,温度仍较高,加上时有秋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并行为特点,所以有“秋老虎”之说。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变幻,稍为不慎,容易伤风感冒,陈年旧疾亦多有复发。有人说:“处暑降温”。这仿佛是个笑话,俗话说:“处暑处暑,热死老鼠”。

此时,气候处于阳消阴长的阶段,温度仍较高,加上时有秋雨,湿气较重,湿热并行,所以有“秋老虎”之说。秋老虎凶险似火烧,烧得都是你我,面对它,我们要练就虎毒不侵的功夫,打败秋老虎。立秋如果没有下雨,之后二十四天都有一只秋老虎下山,气温被它追赶,一路猛涨,热得人们透不过气,“情绪中暑”。民间有句俗语:“立秋不落雨,二十四只秋老虎。”此前炎热的夏季,昼长夜短很多人都有睡眠不足的情况,若是入秋以后不改换晚睡的习惯,很容易出现秋乏。处暑过后,天气转凉,建议睡眠更加充足,晚上可以较之前早睡一小时,起居时间做一些调整,这样才能逐渐适应“秋乏”。

要祛暑湿,一方面处暑后的白天只要室温不热不宜开空调,尽量多开窗通风,使空气流动,让秋杀之气荡涤夏暑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正是凉来暑自消;另一方面对于留滞于身体的暑湿,可用捶背的方法开宣肺气,具体方法:端坐,腰背自然直立,双目微闭,放松,两手握成空拳,捶脊背中央及两侧,各捶30次。捶背时,要从下向上,再从上到下,先捶脊背中央,再捶左右两侧。这种方法可以畅胸中之气,通脊背经脉,健肺养肺,以肃身体湿浊之气。

养生饮食:“百合银耳粥”,解决祛除秋乏,饮食上建议食用“百合银耳粥”,具体做法:百合50克,银耳20克,大米100克,冰糖适量(因人而异)。百合有清心润肺,滋阴宁神的作用,对心悸、烦躁和失眠症状均有减轻的效果。银耳味甘淡性平,归肺、胃经,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适用于虚劳干咳、少痰和痰中带血丝、口燥咽干、神经衰弱、失眠多梦等症,两者共食正是祛除秋乏的佳品。根据自己的体质和爱好,在粥里可以增加一些时蔬类。比如:“红薯、山药、栗子、玉米粒”等等。所以说,真正的养生,不是围着身体打转,而是滋养生命;滋养好的生活状态。

老话常说“春捂秋冻”,但其实这句话是针对小孩子的,小孩“春捂秋冻”一下更“皮实”,不易生病。“春捂秋冻(动),”还有一个意思就是——运动,秋季的气温最适合运动,尤其是保健养生类的运动;适当运动,舒筋活血!四季养生,四季运动要科学!秋老虎狂飙的日子,忍耐暑热,身体消耗很大,需养满一身能量,才好对付毒虎。秋天若能吃些温热粥或药膳粥,可说是养生一大良方,尤其是脾胃虚、消化吸收功能比较差的人,吃粥有助健脾胃、补中气。 处暑正处于夏秋转换的时机,此时暑气仍有残留,食物依旧容易变质。所以,平日里进食要讲究卫生,不洁净的或是腐败变质的食物,及时扔掉,不可将就进食,以免引起肠胃疾病。

俗话说:“过喜伤心,盛怒伤肝,悲痛伤肺,思虑伤脾,恐惧伤肾”。“心神”和美了,舒服了,哪怕秋老虎再来,也不会觉得太难。所谓好的养生,就是“心和”。心神若能保持闲心,哪怕只是一时一刻,也能得到很多的快乐!所以说,一个人的生命状态好不好,是由身体里的“心神”决定的。

秋季时节,对于中老年人,特别是老年人,早晚最好要加一件长袖“薄衣”。这样温差对于身体的刺激要小的多,心血管疾病风险也小的多!早晚穿衣也有技巧,一定护理好外露的部位如脖子、脚腕部位和后背、脚部,这些都是血管最丰富的地方,秋凉的刺激会促使血管急剧收缩,引发危险。

此季节最为适宜排毒、祛湿、养肺,润肺!制作粥类和汤类!比如熬一点黄金粥,黄金粥就表示它里面基本上都是黄色的,小米、玉米、南瓜,再放一些大枣就可以了,除了大枣是红色的之外,其他都是黄色的,是一个养脾健胃食疗法。还有,在民间处暑素有吃鸭子的传统鸭肉的习俗;鸭子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功效。宜多食用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多吃梨、鸭子等滋阴润燥食物;多喝水、多喝粥,预防秋燥。银耳、藕、处暑时节饮食宜增咸减辛,以养脾胃;阴润燥食物多喝水、多喝粥,尤其是喜欢的“粥”、如干果粥、时蔬粥;预防秋燥。由热转凉的交替时节;身体状况随自然而变化 养生保健应注意,养肺滋阴与祛暑化湿并重遵循“收养”的原则。 处暑时节在饮食上要“增酸减辛”,以助肝气,可以多吃些像苹果、葡萄、柠檬、山楂等酸味食品。同时,多喝水补津液,适当补充具有滋阴润燥作用的食物,如粳米、糯米、南瓜、萝卜、蜂蜜、芝麻、百合、银耳、梨、荸荠等。荤食类可以选鸭肉、河鱼、河虾等。但随着天气转寒,像西瓜这类大寒的瓜果,则要少吃或不吃了。同时,为防止燥邪伤肺,饮食上应少吃煎炸、辛辣等食物。

中国文化里实际也包含了这个。比如三伏天,也被称作“伏日万鬼行”。这里的“鬼”实际上既有人格化的,同时又指阴气。伏天不适合外出,中国的文化里也提示大家大热天不要出远门。这个“伏”,既是指很热的时候,也是指我们应当停下来,要伏藏,要调理,要自我修身。天热的时候,各种生物繁杂,我们自己身体内部也是这样。因为热的缘故,我们的肌肉、我们的皮肤都会处于比较开放的状态,我们的能量场跟外在是一个耗散的过程。所以这个时候也是百毒入侵的一个机会,我们人应当固本。伏天,实际上就像五毒月一样,人们要修身、固元。虽然出汗,但是通过出汗又可以把身体里的邪气排出去,所以这是调理身体的时候,恰恰也是“冬病夏治”的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既要防止外邪内入,又要利用这个开放的机会把内在的疾病耗散掉,把它排出去,所以伏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在中国的文化里,这个“伏”是指:一个人要潜藏下来,伏藏下来。

同时,注意“三忌”( 1忌吃瓜、2忌贪凉3.忌辛辣)

1忌吃瓜

主要是因为西瓜性凉,末伏,早晚天气转凉,所以要少吃或者不吃瓜。末伏以清补为主,凉性食物尽量少吃,以免损伤阳气,可以适当多吃些应季水果,比如葡萄、苹果、梨等。

2忌贪凉;末伏早晚气温降低,但是白天气温依然较高,昼夜温差加大。此时取凉要有节制,不要吃太多的冷饮,不要猛吹空调,避免损伤脾胃阳气,积聚湿寒。

3.忌辛辣;尽量不要吃刺激性强的东西,如果食用太多辛辣食物,容易上火、燥热。

末伏已入秋,秋主肺,此时吃辣,容易生燥,冬天更容易咳嗽。立秋可多食酸、甘味食物,佐以苦味食物。

“三宜”

  1. 宜清补;因为末伏已经在立秋之后,要开始注意贴秋膘啦,因为一个夏天的燥热,造成了大量的排汗,体内空虛,要进补。但是暑热未去,所以不能大补 ,要清补。饮食主要以高蛋白的鸡肉、鸭肉、鱼肉为主。但是肉类不易消化,老年人不宜吃太多,可以多吃点蔬菜水果,多摄入膳食纤维,通畅排便。

2.宜补脾养胃;夏天吃了太多的冷饮、吹了太多的空调,脾胃湿气很重。此时吃点红小豆、茯苓、山药、芡实,可以中和养胃、健脾益气。也可以适当吃点鸭肉、冬瓜、黄瓜,滋阴养胃,帮助恢复肠胃功能,促进食欲。

3.宜润燥安神;虽然已是末伏,但是依然要注意秋老虎。有时候,中午的气温依然堪比盛夏,炎热的环境,让人心烦意乱。这个时候记得多吃藕,既可以养阴清热,还能润燥止渴,清心安神。

保护好的部位(颈部、肚脐、腰、脚踝

颈部:颈部有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受寒容易引发颈椎病或让原有的颈椎病雪上加霜,并使抵抗力下降,诱发感冒。所以在空调房里最好穿高领衫或戴丝巾。

肚脐:肚脐即是“神阙穴”,由于脐下无肌肉和脂肪组织,作为腹壁的最后闭合处,皮肤较薄,屏障功能较差,是寒邪容易入侵之地,如果肚脐受凉,易导致腹痛、腹泻,女性会出现痛经、经期延长、月经不调等。

: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有喜暖恶寒的特点,因此即使在炎热的夏季,腰部也要护好,避免受凉。

脚踝:脚踝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如果此处受到寒邪,机体基本上处于“无设防”状态,外邪可“长驱直入”,不仅会引发踝关节炎,还会使所谓“寒从脚下生”,我们爱美的同时,更要注意保暖。

此季节根据个人喜好,可以少食多餐;到不易食用剩饭剩菜,避免肠胃炎的发生。

中医认为:血,遇温则行,遇寒则凝。冷饮等过凉食物会导致气血凝滞,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因温度较低,刚吃下冷饮时,人会感觉身体“瞬间降火”,而实际上,贪吃冷饮不仅不能解暑,反会伤及脾、胃、肾。冷饮等冰冷食物易损伤脾阳和胃阳,削弱人体阳气。过多冷饮会冲淡胃液,造成食欲不振或胃胀。冷饮等“寒”性食物还易导致肾为寒邪所侵,增加肾脏负担。

(三伏天饮食应注意避开冰冷食物:三伏天气温很高,天气炎热,很多人为了给身体降温,就喜欢吃冷饮,雪糕等冰冻食物。其实,三伏天吃冰冻食物除了容易刺激肠道之外,还能诱发一系列的肠胃疾病,更会造成身体内寒气堆积,从而引发一系列身体疾病。所以说,在三伏天期间,大家一定不要因为贪嘴而大量的食用冰冻的食物,特别是冰淇淋、冰镇碳酸饮料等一些高糖不健康的食物。秋季亦如此)

入秋季后,有些多愁善感的人会产生惆怅的悲秋情绪。以下方法可缓解悲秋情绪,保持愉悦心情。1、女性朋友可以适量吃点巧克力,巧克力含有苯乙胺,这是一种可以让人产生愉快感的物质。2、学会倾诉,当感觉有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找朋友进行倾诉。3、点按膻中穴:定位:在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两乳头连线中点处。注:膻中穴为气之会穴,《黄帝内经》中提到“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故秋季点按膻中穴能调理人体气机,驱散心中的郁闷之气,让心情变得愉悦,缓解不良情绪。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言:“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使肺气清,此秋之应,收养之道也。逆之则上肺。”因此,末伏养生第一点应该让人体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闭藏。

足浴并非是冬天的专属,夏秋之际足浴也是很好的养生方法,中药足浴可提高足部组织温度,舒张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缓解疲劳,提高其代谢率。适合这个时间段足浴的药材有艾叶、鸡血藤、宽筋藤、生姜、花椒、桂枝、当归、川芎、伸筋藤、透骨草等。可根据自己喜爱选择搭配。建议每晚入睡前温水泡足,水温40℃左右,每次泡脚至身体微微发汗为佳。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既解馋,又增加生活的情趣!“饺子、面条、大饼,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生活习惯随时调剂;饺子馅、面条卤、大饼卷菜的品种,根据地域差别和民族习惯以及个人爱好来决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和传统节假日都与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紧密相连!“民以食为天”!

(文图、编辑/报道:风华正茂;视频号:风华正茂fhzm)2022年8月26日

Copyright © 2018-2026 北京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