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聚焦  >  正文

数字化教学创新平台:算法、算力、数据、场景

——林忠伟(广西)产教科咨政联盟智库专家团与广州教育企业家联合赴隆安县人民政府学习交流考察侧记

      2024年12月13日中午14:00,天气寒冷逼人,一阵寒风吹过,令人打抖几分。随着林忠伟(广西)产教科咨政联盟智库专家团与广州教育企业家一行(下称考察组)联合赴隆安县人民政府学习交流考察一个小时的车程,下午15:15到达隆安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太阳悄悄爬上头顶,照暖大地,暖洋洋的感觉让每个人的心情愉快满分。中共隆安县委常委、副县长施勇,中共隆安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县侨联主席黄吉,隆安县教育局副局长黄桃玲,隆安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覃生科,副校长黄继东,副校长廖胜飞,隆安县三中校长蓝常高等领导热情接待和陪同考察组的到来。

      考察活动参观了隆安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隆安县三中之后,在隆安县人民政府10楼召开交流座谈会。在考察活动和交流座谈会过程中,围绕“算法、算力、数据、场景”数字化教学创新平台的普及推广,专家、企业家畅所欲言,真诚交流,贡献智慧。

      本次考察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走进新时代:算法、算力、数据、场景

数字化教学模式创新平台

      广州乐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Logansoft)创立于2007年,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投资、广东省科技厅下属国企(广东拓思)控股,是一家集AI、大模型、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于一体的人工智能企业。乐庚人秉承创新发展理念,积极响应国家“十四五”战略规划,以加快融入数字经济发展浪潮为导向,打造以“算法、算力、数据、场景”四要素为核心的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并建设专业领域乐问大模型,在智慧教育、数字政府、数字国企等领域,为学校、政府、企业等客户提供数字化、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践行数字中国战略,构建数字科技生态。

创新产品:自主研发小乐秒阅—无感知AI数字课堂(全新首创),为传统课堂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成功入选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典型案例。

知识产权:7项名优高新技术产品,22项专利技术,207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3项商标。

技术团队:乐庚团队规模超100+人,技术研发人员占比超过60%,核心团队来自国家“863”软件专业孵化器(广东)基地的数字媒体研究中心。

技术实验室:嵌入式系统技术实验室,软件共性重点实验室,

数字媒体技术实验室,软件工程技术实验室。

研究中心:广东省人工智能数字教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研究院:广东智汇教育科技发展研究院。

1.小乐AI数字工作台—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小乐AI是乐庚公司旗下的数字教育品牌,也是赋能校园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工具,是帮助学校建设成为可感知、可分析、可诊断、可自愈的未来校园、未来学习空间典范的核心系统。

2.小乐秒阅-无感知AI数字课堂。小乐秒阅是一套全新首创的无感知AI数字课堂解决方案。与基于学生电子终端的传统智慧课堂模式不同,小乐秒阅通过教室顶部的无感知智能终端,创新地实现了无任何学生电子设备和特殊教材教具情况下的课堂数据无感知采集,并通过全学科智能批阅算法快速完成数据处理(批改),实时生成班级学情,助力课堂提质增效。

小乐秒阅—无感知AI数字课堂已在北京、广东、湖北、湖南、安徽、贵州、内蒙、宁夏、甘肃等地区超过300+所知名学校成功落地应用。

3.小乐优阅—网络阅卷、学业分析诊断与提升平台。网络阅卷、学业分析诊断与提升平台由基础设施层(IaaS)、平台层(PaaS)和应用层(SaaS)组成。其中,基础设施层包括校端阅卷使用的高速扫描仪和互联网云数据中心,不仅保证平台的统一部署和运行的高效、安全,还可以与全国其他地区的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平台层提供单点登录、用户认证、及时通信、数据库、大数据分析、工作流、搜索引擎和数字资源管理等服务,为上层应用提供基础服务;应用层包括基础信息管理、组织考试、网络阅卷考试分析和学生个性化提升等应用,为学生、家长、教师和教育管理部门提供统一服务。

建言献策:期待隆安创新发展数字化教学模式

      2023-2024学年度隆安县共有中小学、幼儿园144所,在校学生6.9万人,专任教师4122人。其中,小学40所,在校学生2.91万人,专任教师1598人;初中15所,在校学生1.72万人,专任教师1124人;高中2所,在校学生9522人,专任教师740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878人,专任教师32人;幼儿园85所,在园学生1.22万人,专任教师613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特殊教育在校学生119人,专任教师15人。

       新中国成立75年来,隆安县教育事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黑屋子、土操场到高标准教学楼、塑胶操场,从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到现代化多媒体设备,从入学难到有学上、上好学,75年来,隆安县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基础教育新格局正在构建,教育事业发展的红利惠及千家万户。如今,走进隆安县城乡各中小学校园,各所学校都拥有多功能教室、智能信息化课堂设备、塑胶运动场、凉亭步道等,环境优美,绿树成荫,学校已成为一道最美的风景。一笔笔“真金白银”的投入、一系列教育项目的落地实施,为推进隆安县教育均衡、科学、和谐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支撑。

        隆安县教育局副局长黄桃玲说:多渠道增加中小学学位供给,不断优化教育发展环境,扎实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这些举措有效缓解我县“入学难”的问题,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深入实施教育资助项目,确保“一个都不能少”。多年来,隆安县不断完善精准资助体系及留守、困境儿童关爱工作,受资助的学生范围更广、力度更大、标准更高,在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方面,县委、县政府采取“贷、补、减、免”等多种措施,全面建立了从学前教育到大学阶段的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2021年以来,全县共减免、发放资助资金16076.22万元,资助学生254189人次。其中,资助脱贫户家庭学生135464人次,资助资金8748.63万元。在营养改善计划方面,涉及义务教育学校153所,受惠学生33万人次,到位资金15829.95万元。

       教育不能是无本之木,更不能缺乏创新。在过去,传统教育模式占据主导,教师们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口传心授,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如今,在大数据、互联网新时代背景下,教师们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开展互动式教学、个性化教学,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2021年以来,全县共补充教师795名。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依托南宁市民主路小学教育集团的结对帮扶为契机,组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参加国培、区级、市级、县级培训。隆安县师培中心组织学校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到深圳福田各中小学幼儿园开展跟岗学习、组织校长、书记、骨干老师到深圳福田区各中小学开展入校考察和专业培训,有效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隆安•深圳福田实验学校教师唐燕说:通过到深圳福田区开展学习、研修,从学校层面、教师业务发展和学生成长等方面,回来后我开展了教师的集体备课、公开课等,在科研方面,我们跟深圳福田的老师一起做课题,让我们能够快速成长,在学生活动的拓展、思维开发也得到一个新的启发,还有课后服务的实施上我们也有很大的收获。

      扎实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近年来,在隆安县教育局的积极引导下,各所学校以“四度六步”教学法课堂改革为契机,以“课外作业课内化”为教学理念,通过师徒结对、开展学科各类教研比赛等措施,促进课堂教学“减负提质”。利用名校直播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动学区制管理改革工作。严格落实国家“双减”政策,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

      中共隆安县委常委、副县长施勇说:隆安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教育事业,除了投入大量的项目、资金搞建设、增强数字化教学设备外,必须保证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必须保证教学质量,必须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智库专家团因此建议:

      林忠伟(广西)产教科咨政联盟智库专家团与广州教育企业家将进一步推动隆安县成为创新发展数字化教学模式的示范县,建议在县城选择1家中学和3—5家周边乡镇中学推广小乐秒阅—无感知AI数字课堂和小乐AI数字工作台,并在全县推广应用小乐优阅—网络阅卷、学业分析诊断与提升平台。

刘刚 王杰清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张春梅

Copyright © 2018-2026 北京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