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搞好校地服务工程:开展全生命周期健康与养老保
为搞好校地建设,彰显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浙江大学休闲学与艺术哲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浙大休哲院),紧跟国家城市战略发展步伐,根据国务院《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开展了《城市社区嵌入式全生命周期健康与养老保障》的课题研究。
2025年8月5日6日应北京东城区、海淀区政府部门的邀请,课题组来到北京考察调研北京东城区、海淀区开展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工作情况并给予指导。北京东城区、海淀区均由民政部门牵头,卫健、发改、住建等部门负责同志陪同参加了考察调研工作,CCTV-2《消费主张》栏目融媒体经营中心、中国蓝天集团应邀参加了本次活动。

浙大休哲院是凝集学校多学科力量设立的校级多学科交叉性研究机构。研究院一直致力于公共管理、城市治理、产业研究等政策前沿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在上级领导关怀与指导下,专家团队参与乡村振兴、特色小镇、未来社区创始发起、标准制定、试点打造等工作,其中试点项目受到各级领导高度肯定。

《城市社区嵌入式全生命周期健康与养老保障》是继未来社区之后,研究院联合各部委、省、市单位,围绕城市社区切实解决0公里群众健康养老幸福生活保障为核心的新课题研究与试点实践。
在2025年课题实践相关内容被同时收入国家资金支持名录,助推有效成果经验全国推广。为了将浙江经验能因地制宜结合地方可持续发展,联合部委单位开展一省一县一示范试点创建工作。
为此,研究院将与试点地方联合共建,全过程全周期助力地方样板示范创建与人民群众健康幸福保障体系打造。



(课题组在北京市东城区调研服务场地)
首都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社区建设理应走在全国的前列,北京东城区、海淀区为认真贯彻国家和市养老服务工作新部署,把养老服务工作内容纳入区年度重点工作、民生实事和考核体系、推动城市公共设施有机嵌入社区。

(课题组一行与海淀区政府各单位领导在北京市海淀区调研)
课题组成员经过两天多的考察调研认为,东城区、海淀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能坚持以“老年人需求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克服物理空间小的弱点:
坚持“党建+养老”实践探索,基本实现了区域养老服务“需求可发现、资源可调配、问题有解决、效果有评价”的工作目标;
重点打造“医养结合、人文关怀”的品牌特色;坚持“机构、社区、居家”三位一体的品牌连锁运营模式;
为了满足不同老年群体的多样化照护需求,搭建了以机构运营为资源支撑、以社区养老驿站为中间载体、以居家上门服务为补充的服务体系。
东城区及海淀区各有特色,通过各种方式,真正解决了百姓0公里的健康需求,做到了服务下沉、达到了服务网络全覆盖的要求,实现了居家、机构互联互通目标。

(课题组成员对调研情况进行小组讨论)
课题组副组长郑浩博士对《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建设及重点小区全生命周期健康养老建设方案》项目的国家超长期专债专题项目申报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各方围绕当前养老发展与设施建设,结合嵌入式发展政策,针对两区不同特点,如何可持化做好切实老百姓服务保障,开展深入交流并对课题与保障试点共建充满期待。
浙江大学面对我国老龄化问题,根据实际需求,组建跨区域的课题组,在全国各地开展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建设的课题研究,必将有力推进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的进展,为我国社区养老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课题组与海淀区政府各单位领导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快手总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