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正文

华德眼科丨别再"踩坑"了,认清白内障的8个误区

人的眼睛内有一个类似照相机镜头的透明结构,叫做"晶状体"。随着年龄增长,这个"镜头"会逐渐变得混浊,导致光线无法正常透过,造成视力下降,这就是白内障。

误区一:白内障是老年病,年轻人不会得

事实:虽然白内障常见于老年人,但年轻人也可能患病。糖尿病、眼外伤、长期使用某类药物、高度近视、先天性因素等都可能导致年轻人患上白内障。

误区二:眼药水能治白内障 

事实:目前,手术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方法。某些药物可能延缓早期白内障的进展,但无法使已经老化、混浊的晶状体重新变得透明。

误区三:要等白内障"成熟"了才能做手术 

事实:这是过时的观念。过去由于手术技术限制,需要等待白内障成熟后再手术。现在采用超声乳化手术,不需要等到白内障成熟。通常当视力下降影响到日常生活时,就可以考虑手术。

误区四:白内障手术很痛苦,恢复期长 

事实:现代白内障手术采用表面麻醉,手术时间通常10来分钟(眼部健康、无其他眼病),创口约2-3毫米(可参考圆珠笔尖)。大多数患者术后次日可提高视力,几天后可恢复正常生活。

误区五:有1只眼睛得白内障,不用着急治 

事实:单眼白内障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双眼视物不平衡、增加跌倒风险;长期拖延不治还可能引发青光眼、葡萄膜炎等并发症,相对加大治疗难度。

误区六:手术后白内障还会复发 

事实:白内障手术是通过超声乳化吸出已经混浊的自然晶状体,植入新的人工晶状体。人工晶状体不会再次"混浊"。但少数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后发障,即支撑人工晶状体的囊袋变混浊,这种情况只需在门诊进行激光治疗即可。

误区七:人工晶体越贵越好

事实:不同功能的人工晶体各有优势,但不一定越贵就越适合。医生会根据个人的眼部条件、用眼需求及经济条件,选择适合的人工晶体。

误区八:术后还得戴眼镜 

事实:一般情况下,现代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可通过植入三焦点/三焦点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同步矫正老花眼(老视)、近视、远视、散光等,但术前应与医生充分沟通,根据眼部条件、用眼需求等选择适合的人工晶体,建立合理期望。

北京华德眼科医院温馨提醒:建议45+人群,每年进行1次眼部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是保护视力的关键。高血压、糖尿病、高度近视患者都是眼底病的高危人群,对此更应当注意。

Copyright © 2018-2026 北京新闻网 版权所有